社群营销:粉丝经济状态下的社群营销(图)

qinzhiqiang 06-24 10:33 1,040次浏览

人类的社交从未如此透明过。科技发展带来了各种可能性。

应该说,在PC互联网时代,网络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主要形态是社区。因为条件所限,必须有网络、有电脑才能玩,不论是参与人数还是在线时长有限,没有建立深层次关系的条件,大家多为弱关系,基本每天抽点时间在同一个地方谈论一个主题打发点时间,偶尔一起吵吵架而已。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线网络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机越来越智能,且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不妨请你回想一下,出门时如果手机没电了你会不会像丢了魂一样?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在干吗?是不是看手机?早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干吗?是不是看手机?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论参与人数还是在线时长,都大幅度增加,互动更多、参与更频繁,那么深入建立强关系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微信这样的移动社交软件又提供了这个条件,基于某种认同而在一起协作的社群就是各个元素叠加后的产物。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社区里的成员不一定有社群,一个社群里的成员也不一定非得在一个社区,但是“社区”经常是“社群”产生的温床,而“社群”一旦形成,哪怕原先的“社区”瓦解了,但是“社群”并不会瓦解。举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想想《爱情公寓》里的爱情公寓和《武林外传》的同福客栈,你应该能明白这一点。

同时我们也发现,移动互联“社交关系”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在之前讲过的连接点与点之间的那条线,不论是做产品还是做营销,都不能忽视。因为我们都是通过社交网络在别人的认同感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你每时每刻都在分享自己的状态:去哪儿了,在做什么……然后满怀期待地等待别人做出反应,然后在互动中发现乐趣、价值、存在感。要是不发状态,好像这件事就没有做;要是没有别人的评论和点赞,好像这件事就没有意义。微信红包为什么能在一瞬间火爆,一下子做了支付宝好几年才做成的事?因为微信红包本质上玩的就是社交,大家的乐趣就在于群里一堆人一起“抢”的过程,抢完后还会为几毛几分钱去攀比,而不是关注钱本身。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

社群营销排_群桩和排架桩的区别_气排吹群论坛

撇开明星的粉丝经济不谈,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模式也是“粉丝经济”,操作模式都是定位特定方面的主题,努力扩大粉丝规模,然后推出针对性广告,转发给粉丝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参与转发扩大影响力。

粉丝经济成立的前提有三个:

第一,你要有足够多的粉丝。

第二,粉丝愿意参与你的活动。

第三,你和粉丝都在一个活跃的平台上玩。

做到这3点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容易,加粉、策划活动也很难,但是现在即便能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朋友,也会遇到一个新问题——粉丝注意力的转移。

说一个例子:你刚刚经营好微信公众号,积累了好几万粉丝,正准备开始做点推广收回投入,却突然发现粉丝们已经不看你的微信公众号了!

群桩和排架桩的区别_社群营销排_气排吹群论坛

粉丝并不一定讨厌你,假如知道也会有参与这个活动的积极性,但问题是他现在不怎么打开你的微信公众号了,你的推送他看不到了!很多运营微信公众号的人并不了解一个秘密——一个新粉从关注

到渐渐不看你的文章推送,周期大概是3~6个月。这3个月还是指你的内容的确有可读性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愿意分配多少时间给你,取决于他对你的黏性,而黏性取决于你的价值。所有的社会化营销的争夺与运营社群营销排,都是在用一切办法抢占用户每天的24小时。有了社群,大家都乐意通过社群分享获得的信息,这种到达率显然远远大于你的某一篇可能会被海量信息流覆盖的文章推送。

很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觉得朋友圈可以成为一个社群,所以主动放出一些个人微信号社群营销排,让粉丝关注,然后通过转发微信公号文章到朋友圈,对感兴趣的粉丝形成第二次覆盖,带动文章阅读量提升。

这个方法当然有效,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人微信号能加的好友很有限,微信只开放了5000个,自己的人脉圈还得用掉很大一部分;第二,一旦个人微信号公开化,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的个人微信就会……(省略号的意思你们应该懂的)。所以有的人开始拥有多个私人微信号,大部分其实只是打着自己名头的马甲。

很多聪明人开始尝试另一种可行的出路:组织粉丝建群,大量建群——不管这个群是QQ 群,还是微信群。

毕竟粉丝群和微博、微信公众号不同,群是在有影响力的人组织下的多对多互动社区,而微博、微信公众号本质上还是一对多传播,大家可以转发甚至评论,但是群发消息可以带来高频、持续、深入的互动。

建立群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此。

气排吹群论坛_群桩和排架桩的区别_社群营销排

社群的第一个好处是,社群经济的自运行生态。

我们先说粉丝经济。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粉丝经济比作这样一个场景:观众围着一个大舞台,为台上耀眼的明星喝彩、鼓掌、呐喊。但假设明星演唱会当晚,明星由于特殊原因导致演唱取消,那么粉丝们当晚就立即各自回家了,因为大家都是来看自家明星的,全世界就他一个,没有谁能代替。由于是一对多,一个点也很难与所有的点进行有效互动。回想一下,很多大明星很有影响力,但是一旦被曝出吸毒等行为,各种作品、产品、代言就会被封杀,很多粉丝粉转黑……所谓的经济结构瞬间瓦解。可以看出粉丝经济结构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建立起来的,所以是一个一对多的连接结构,强调的是向心力,一旦中心点缺失,这个结构就很难维持。

那么社群经济呢?

我们是在围绕“同好”去做事、去成长、去寻求价值,而不是围绕某一个谁转。

所以我们把它比作一群相互熟悉的人的小剧场。

比如我们喜欢自黑的人形成了一个小社群。

节目每周固定,且由成员表演,偶有特邀外来嘉宾作为惊喜。

社群营销排_群桩和排架桩的区别_气排吹群论坛

老秦今晚表演,可赞美、可吐槽、可讨论,甚至可以给老秦出主意。

老秦今晚有事表演不了?没事,老张你先上!

社群经济的结构是多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强调的是凝聚力,缺失一个,并不能瓦解整个结构,这是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生态。

社群的第二个好处是,在群体氛围下,大家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的冲动购买效应。

心理学上有很多与群体相关的现象,比如“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队排这么长,是不是商家在搞促销?我不买是不是就吃亏了?”“同事都在谈论这个牌子,我不买是不是OUT 了?”

古斯塔夫· 勒庞告诉我们: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在2014年12月20日,罗辑思维第三季会员开放前,罗辑思维建立了上千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不断有忠实罗粉发布最新小道消息,然后到了正式购买这天,很多人纷纷炫耀自己抢到了铁杆会员,并询问群里熟悉的好友买了没有?很多在这个群里的人都买了,要留在这个群不买个会员都不太好意思,甚至都不好意思只买普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