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有哪些?3招找到你的创业机会

qinzhiqiang 10-15 11:07 728次浏览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机会少,那么应该如何发掘出机会?发掘到机会后,如何抉择出合适我的机会?如何避免机会陷阱?对此,文章总结了3个可执行的步骤,enjoy~

3招找到你的创业机会

2014年在乌镇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第二天有一场是互联网大佬同台对话,参与的大佬有马云、李彦宏、雷军、张朝阳、刘强东等人。

期间李彦宏说:在休息室时,马云说要多睡懒觉,但我每天五点多就醒了,因为我很着急啊,着急机会太多了,而自己不能什么都做,要放弃一定的机会,要聚焦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东西。

马云接过话筒:“我觉得李彦宏挺逗的,我们想明白我们要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放弃什么的时候,其实机会并不多。

3招找到你的创业机会

大佬们觉得机会太多,而我们身边常听到的是“老天啊,你为什么不给我一点机会,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机会太少?为什么企业家们觉得机会太多,要学会选择?

普通人觉得机会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绝大多人是等待机会找上门,当然少!

企业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一般都是保持敏锐的嗅觉,主动寻找机会,所以他们会发现大量机会,而选择合适自身的机会却成了他们的难题!

在机会上,我们常遇到的2大陷阱:

(1)我们往往会犯自我陶醉的错

自己想象了一套完美的商业方案,认为是巨大的商机,准备赚大钱,幻想着要如何打败BAT,可想象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惨烈。更让人费解的是,我们好像都不会长记性,被现实打脸后,又会进入下一个想象的美梦,如此循环,直至体无完肤,陷入深度的自我怀疑。

我不是想取笑这类人,这类人往往是有梦想、想做出改变的人,我曾经也是一个从校园出来后,怀抱着梦想,然后被社会毒打一遍的年轻小孩,遭受的打击过多,往往会让人不再相信自己,不相信未来,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结果,心理学管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

(2)我们常犯第二个的错误是,把“市场存在的机会”当成“你的机会”

这就像“山上有10头老虎,抓住一头老虎可领黄金百两,武松听闻后,立刻上山抓了一头回来领钱。小王也听到这个悬赏,也立即上山抓虎,谁知命送虎爪之下。” 可想而知,学会甄别出属于你的机会有多么重要,这是决定成败的能力。

那我机会少,应该如何发掘出机会?发掘到机会后,如何抉择出合适我的机会?如何避免机会陷阱?

对此,我总结了3个可执行的步骤给你:“收集机会、机会分类、机会打分”,最终选择出你的最佳机会。

  1. 发现机会的四个策略——收集机会
  2. 常见的机会类型——机会分类
  3. 万能机会筛选器——机会打分

一、发现机会的四个策略

1. 找到值得跟随的成功先行者

跟随策略在行业的叫法有“模仿、抄袭”,为什么这个策略在商界中如此盛行?

最高的成功率,就是跟随策略的厉害之处, 但如果盲目使用跟随策略,往往会成为炮灰,所以在筛选成功先行者时,需要注意2点:

(1)时机

如果有一个商机是大家都知道的,就证明已经不是机会,当你不能成为前20%的跟随者时,就不要选择进场,对于时间窗口越小的机会,行动就越要迅速,不少人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就今年的新冠肺炎举例说,新冠肺炎在一月末爆发,全国口罩供应短缺,医用口罩从2元一只涨价到10-15元。这时第一批投机者嗅到商机立即入场,开始“购买口罩机生产口罩或倒卖口罩”,因为2月初口罩非常紧缺,日产能仅2000万只,所以这批人赚的盘满钵满。

到了2月中旬第二批投机者开始进场,企业开始陆续复工,虽口罩日产能已达到5000万,照样供不应求,因此这批投机者也赚了一笔。

看到卖口罩赚钱这么暴利又轻松,大量反应愚钝的人也意识到“生产口罩赚钱”,这批人在3月-4月份入场,到五月初口罩日产量已超过3亿只,供远大于需,口罩出售形成了价格战局面,甚至要以低于成本价出售止损,大部分人失败告终。

(2)特殊性

警惕“他能你不能”的机会,要筛选出”大家都能、你能他不能“的机会,市场上总有些机会只属于部分的人/企业,需要有特定资源和能力才能接得住,例如需要政府资源、科研能力、渠道资源、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

明显做不到的事,我们很有自知之明,而让人判断错误的,一般是那些”好像我也行“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微信小程序成功了,但很少人知道百度搜索、UC浏览器、360浏览器和QQ浏览器在2013年就已经推出了轻应用,轻应用跟小程序的产品定义一样”无需下载的APP“,那为什么只有微信把这个产品做成功了?如果微信的产品负责人去百度能把这个事做成吗?

在设计产品的工作中,大多人不会去搞清楚“你的产品是什么样的土壤,现在能种活那些植物、那些种不了、那些能茁壮成长、那些生长受限“。

微信能把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朋友圈、微信支付这些做成功,重要因素之一是有张小龙这样的灵魂人物对产品生态设计有深刻的理解,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质的产品土壤“它可以种好大部分植物。

而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则不是,它们已沦为二级土壤,PC时代它们非常强大,是因为PC时代人们使用互联网服务主要入口就是“搜索引擎和浏览器”,而到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了,已经变成了打开APP直达服务。

微信为什么是最优质的产品土壤?

首先我们得明白微信核心基础功能是“通讯”,它基本取代的是手机的”电话和短信“通讯功能,要知道,功能机时代买手机就是为了打电话,而现在微信成为了人们主要的通讯工具,成为了中国人“人与人连接的纽带”,基于通讯功能,繁衍出熟人社交(朋友圈)、连接人与服务(公众号、小程序)这些产品。

到现在为止,整个互联网已找不出第二个微信这样的产品,能让每个中国人每天都在用,并且是24小时被连接着的。在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指出,中国人使用移动应用的时间有30%是在微信,远超其他产品,这就是微信的特殊之处!看下图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所有创业公司都惧怕腾讯入场竞争!

3招找到你的创业机会

2. 收集身边问题

在生活中,问题随处可见,但我们常视而不见,人这种动物很神奇,不管多么痛苦的事情,一旦它长期存在,我们都能适应它、合理化它,直至习以为常。比如我们在市面上买的牙刷,大部分清洁能力是非常差的,洗牙后会很快再次形成牙结石,就算刷不干净,我们也不会怀疑这是牙刷的问题,而一款好牙刷能让你一年都不会形成明显的牙结石“。

再举一些我从身边收集到的问题:

  • 这么多人学不好数学,明明是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大家却怪数学本身太难!
  • 就算有滴滴打车,上班高峰时间还是打车难!
  • 每当到饭点的时候,大家都在纠结要吃什么!
  • 每个周末大家不知道去哪里玩好,好无聊!
  • 办公室的人老说颈椎病、腰疼!
  • 就算有这么多陌生人交友、婚恋产品,那些想找对象难的人还是照样难!

收集到这些疑难杂症后,我们对问题理解肯定是肤浅的、凭个人经验判断的,当我们要去解决他们时,我们就必须深入去分析出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源。如果一个问题一直没被解决,极可能就是我们根本没搞明白问题出在哪。当我们弄明白了,并设计出了解决方案,才算是机会!

3. 分析行业趋势

通过行业变化分析出市场机会是一种推导的方式,他需要我们对已知的行业信息和变化因素有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推演出未来变化所影响的范围,提前洞察出人们的需要。这个策略比较合适有大量经验知识储备的人使用,不合适新手。

为了更好理解这个策略,我们来做两个真实案例模拟:

模拟案例一:

时间回到90年代初,人们当时使用电脑的服务主要是Excel、World这类的办公软件和游戏软件。在1989年互联网连接的电脑数仅有10万台,每年以约3倍的速度高速增长,到1992年联网电脑数已达100万台,此时电脑的性能以每18月翻1倍的速度提升。如果你是当时的创业者,你对未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会分析出哪些机会?

下面是乔布斯1995年在电视节目中对未来10年技术发展的展望,那个时代还没有电商,但乔布斯判断网络销售将是巨大的机会。

乔布斯:我看好互联网和Web。软件行业正在发生两件激动人心的事: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另一个就是Web。Web将实现我们盼望已久的梦想,计算机不再仅仅充当计算工具,开始承担通信功能。可喜的是微软还没发现这一点。

创新的机会很多,Web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你知道美国有15%的商品是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电视购物很快会被Web取代。网络销售的潜力巨 大,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而且在网络上小公司与大公司看起来没有区别。如果将来回顾计算机发展历史,Web技术必然成为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潜力很 大,会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计算机行业。

模拟案例二:

我们再回到当今,中国中老年总人口6.7亿,因为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截止到2018年中老年网民总数已超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0%,中老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主要增长来源。这批银发人群刚开始接触互联网不久,当前互联网应用服务主要服务于主流的年轻人群,并没有多少针对中老年人服务的互联网产品。现在如果你想创业,你能判断出针对银发人群有哪些新机会吗?

好了,上面两个案例只是希望你感受下通过行业趋势如何分析出机会。如果真实做分析,是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收集的。对未来做判断是很难的,如果已知的信息越少、信息真实越低、变化因素越多,就越难。

就如何提高对未来的判断正确率,我个人一点经验是

  1. 尽可能收集一切已知的信息和数据,抓出关键变化因素,并保持不断更新。
  2. 对已知的信息要有本质的理解,抓住重点因素。
  3. 在大脑去推演这些因素变化相互影响的结果。
  4. 不断获取新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

4. 发明家策略

发明家策略是要创造新的市场,当世界上只有蜡烛时你发明了电灯泡,那么一段期间内你就没有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将会被你独占,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新产品进来将难以与你竞争。但发明可没那么容易,绝大多数人没有发明能力,成功率又极低,哪有什么成功率高又合适普通人的发明策略吗?

有的。

我们可以做“用户脑中的发明家”而不是真正的发明家,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是自己发明,而是去发现那些“未被推广开的好发明”,你去完善它、包装它、宣传它,让它走到有需要的人的面前。我们熟知的乔布斯,就极其擅长这个策略,我们看下有哪些产品使用了这个策略。

  • 案例一: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世界上一台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Apple Lisa ,而施乐公司在1973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运用图形化界面的微型电脑,取名Alto(阿尔托),但施乐高层并不重视这项技术,乔布斯因为在1979年受邀参观施乐公司的新技术,在听到讲解员介绍这项技术时,他发出惊叹:”你们就坐在一座金矿上啊,我真不敢相信施乐竟然没有好好利用这项技术“。
  • 案例二:亚马逊风靡全球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它已经成为了电纸书的代名词,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并不知道世界上第一款电子墨水屏技术产品(电纸书的技术)是由E ink在1999年推出。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案例,一项新发明,将他推广到人们面前的往往不是发明者,而是意识到这项发明价值的商人。

篇幅原因,发现市场机会的第一篇先到这了,下一篇我们将讲市场机会的有哪些类型,如何筛选出合适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