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是如何赚钱的?(分享2种直播平台赚钱的方法)

qinzhiqiang 11-25 15:50 680次浏览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平台出现并在资本的扶持下快速增长。尽管直播平台的受众数量已经很庞大,但盈利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打赏分成。烧钱之后,直播平台仍需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9月21日晚,被市场视作“A股游戏网络龙头”之一的昆仑万维全资子公司昆诺赢展宣布,拟将持有的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股权作价2.1亿元转让给嘉兴光信。昆仑万维去年11月投资6800万,此次股权转让将给公司带来近2亿元的收益。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获得如此丰厚的收益,显然得益于视频直播的火热。蜜莱坞拥有著名的手机社交应用“映客”,估值已激增70亿元左右。

与映客类似的直播平台斗鱼、花椒直播等,近期也纷纷推动融资计划,其中斗鱼8月完成15亿元人C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9月底花椒直播已获得3亿元A轮投资。

目前的直播平台竞争,类似当年团购的百团大战,现有直播平台200多家,互联网巨头均已进入直播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直播平台找到盈利模式了吗?

一、四种直播类型

从目前的发展看,直播主要有四种类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和媒体内容直播。

——秀场直播以真人秀为主,以展示主播颜值、才艺等为主。此类直播主要针对年轻用户,主要平台有映客、花椒、YY直播等。此类直播发展较早,表现形式已成熟,但长期靠段子、荷尔蒙等外部刺激,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用户粘性不高,后续发展会受到影响。主播收入主要依靠打赏提成,不可持续。

——游戏直播是网络游戏中,主播对外直播其操作并有解说,用户通过直播观看到玩家的各种玩法,从中学到技巧并获得乐趣。游戏直播通常专注于主播对游戏的主观感受,在直播过程中往往穿插一些幽默元素,更不乏对游戏的嬉笑和怒骂。主要的游戏直播平台有斗鱼、虎牙、熊猫等。用户以年轻人为主,男性居多,粘性相对较高,用户观看时长也较长。此类直播的火热程度主要取决于游戏的吸引力和普及程度,主播收入主要依靠打赏提成、设置收费模式的直播等。

——体育直播与传统的电视直播相似,通过买断相应的直播版权,对外提供体育赛事直播。其与传统电视直播的最大不同是,与观众互动性较强,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发表各种评论、弹幕、提出各种问题等。主播一般以体育评论员为主,有些专业性较强,有些趣味娱乐性较强。主要体育直播平台有章鱼TV、腾讯企鹅直播等。此类直播起步较晚,但发展快、投入相对较大,只有少数大公司能购买版权,竞争较少。体育赛事直播的用户粘性很大,观众观看的需求较高,主要收入来源是打赏、用户观看重量级赛事的收费等。

——媒体内容直播。电视台一部分节目已被互联网直播特别是手机直播取代,统计显示,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在下降,使用Pad与手机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上升。发布会、采访、评论等都是如此。传统纸媒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视频直播成为重要内容。手机直播成本较低,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或者多人多地同时直播时,手机直播的时效性有很强的竞争力。

此类直播收入主要依靠打赏提成、广告等,但受政策影响较大,监管可能收紧。

二、盈利模式仍待探索

目前直播平台还处在烧钱圈用户的阶段,真正盈利的并不多,原因一是市场还未成熟,二是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靠打赏的分成。

直播平台如何盈利

从实践看,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打赏提成、广告、商业推广活动收入、明星或网红经纪和直播节目收费等。

大部分直播平台最主要收入来自观众打赏提成,提成范围从20%-80%不等,其中映客、YY直播等平台提成较多。花椒平台的主播每天直播3-4小时,月均收入能达3000-5000美元。随着主播人气上升、粉丝增加,其广告价值开始显现,广告展现方式也更形象直观,在直播中开始植入软性广告。

一些商家为了推广其产品或服务,通过直播平台直播其产品功能或服务,比如美容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红主播直播美容,达到宣传品牌与服务的效果。2016年 5月25日晚,小米史无前例地举办了一场纯在线直播的新品发布会,雷军通过十几家视频网站、手机直播APP和自家的“小米直播”APP,发布了其生态链产品小米无人机。

有些公司在做直播平台过程中,为其签约主播开展经纪业务,类似经纪公司包装、宣传并捧红艺人。未来很多三线演员、有潜力的艺人将通过直播平台来展现其才能,以吸引经纪公司签约,有一些公司会通过招募相关经纪人来运行明星经纪业务。

体育赛事或者演唱会等直播采取收费模式,还有一些主播或直播平台尝试制作有吸引的节目(PGC),靠售卖节目到其他视频网站来盈利。

总体来说,直播平台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可能会颠覆传统的电视台,对电商、影视、教育、医疗等都有较大影响。但目前直播平台仍是烧钱为主,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还需摸索。

本文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原创文章,已经作者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您还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微信公众号”China_IIFI“或者”普惠研究院“获取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