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享模式?(浅析共享模式的经验共享模式)

qinzhiqiang 12-25 8:48 1,091次浏览

本文从一个根本的认知角度的来阐述,经验共享模式是指什么?

思考|经验共享模式是指什么?

2016年的时候,共享经济十分火热,一度成为风口。其中知识共享领域也很火,一大堆相关应用变得热门起来,其中最为突出、最火的应该是果壳旗下的在行。

本人也曾在那时候在K12领域做过相似的产品,做的初衷在于市场上补习机构无数,但是有一些优秀学生经过摸爬滚打积累而来的经验,毕业后将得不到发扬。而经验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东西,如与宿舍舍友打交道的经验、某些学习方法等。奈何一直推不起来,所以对此作了很多思考。

所以下面用在行,以及我个人的项目的例子去阐述我对经验共享模式的思考。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在行是一个怎么样的东西:

在行的定位是,致力于用分享经济的理念让每个人的知识技能各尽所能。具体的业务则是,平台上面有着超过8000名各领域的行家,包括创投专家、职场大咖、心理咨询师、摄影师、企业领袖、知名学者、人气明星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上约见这些行家大咖,并且可以选择见面或线上的交流方式,解决自身的需求。

对于为什么在行这样的平台一开始会火起来众人也是有着诸多分析,我这里大概概括一下:

(1)对于“行家”,也就是供给方来说,行家可能擅长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在有时间又有心情的时候,去接受一下别人的咨询,能赚点外快,还能认识一些各行各业的人,撰点名气,帮一下他人。

(2)对于咨询者,也就是需求方来说,在各个领域遇到问题或者个人有个性化需求的时候,可以摆脱传统的人情关系债模式,找到对应的优秀人士帮助自己,解答疑惑、出谋划策或其他定制服务。

不过从数据层面看来,在行以及一些性质接近的产品都没有达到一个十分高的高度,下面是在行近期的数据表现:

思考|经验共享模式是指什么?

根据酷传得到的数据显示,这样一个发展了三年左右,仅有一百多万的累计下载量无论如何也难以将其称为一个大热门的产品,并且其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对在行发展不起来提出过很多看法,本文打算从一个更根本的认知角度的来阐述一下原因和看法,网络上的其他看法也将在后面做一些简单的概括。

依然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出发:

(1)从需求方出发,也就是咨询者的角度。根本来说还是认知,对于经验交流这样的东西,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概念的。

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对你说,我要将我在职场中如何做好XX的经验传递给你,你可能是完全get不到听这个经验分享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如果那个人有一天跟你说,我一个下午教你速成ppt首页,那样你才可能一下子get到,认为这是有价值的,这样才会为之付费。

用我做过的那个K12项目来举例则是,如果一个人告诉你,我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告诉你我高中三年来的学好的经验,同样是get不到这意味着什么;但如果这个人说,我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教你写一个作文开头,那你就会马上感受到价值,可能就会为之付费了。

这也是为什么补习机构、家教遍地都是的原因,而且补习和家教的价格多贵的都有。这也侧面说明了,对于需求方来说,价格并不是不使用经验共享产品的原因。

(2)从供给方来说,也就是行家的角度来说,就比较简单。根本原因就是钱太少了,在行上300左右的定价,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交通成本较高,可能一下子就去了一个上午/下午/晚上,对于大咖们来说太少了。

同理,在我曾经的项目的平台上,100来块,时间成本也同样高,还不如找个稳定的家教。

接着,开上帝视角来说一个原因。那就是可能这样的一种知识或者经验的分享模式不一定是非常有效的,这就牵涉到了教育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或者说要影响一个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言传身教。要影响一个人,可以是好多年的时间,至少也应该是半年几个月、或者一个训练营的时间。这样去聊一个下午,很可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听完就会忘记了。

以上是我的想法,网上还有其他看法:

  1. 从产品设计和体验的角度来谈的,约见的过程中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干脆就电话沟通了;
  2. 中介平台老问题,存在双方绕过平台来交易的可能性;
  3. 这样非标准化的模式很难保证质量;
  4. 认为评价机制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在约见前更好地了解情况;
  5. 咨询者表现得不够优雅,比如直接带着工作上的问题希望获得方案,甚至有带着全部门同事的问题一条一条提问。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我也是基于这些看法上作了一些我个人的补充。

如果要做好这件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