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三大模型(教育行业为例),可以轻松私域社群流量裂变

qinzhiqiang 07-05 10:20 1,510次浏览

(4)为了增加传播和留存,打卡激励有返学费和送福利,利用奖励刺激报名的人打卡;

(5)除了打卡可带来获客,推出推荐有奖的裂变手段,进一步增加用户数量。

免费打卡模型是另一种常见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图(以圈外深度训练营为例):

2

同样的,我们也对免费打卡模式进行拆解:

(1)采用的是拼团和助力的裂变模式,其中助力是最主要的,为此设置了阶梯奖励规则;

(2)助力解锁成功后先添加个人号,个人号会在正式开班前引导入群,提醒报名课程及打卡规则,进入的群有两个,一个打卡群,一个交流群;

微信裂变营销_传统营销模型_裂变营销模型

(3)群运营方面,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和进度,比如开营仪式、自我介绍、学员分享等;

(4)课程设置上,采用“精选原书观点+匹配自研体系”,学习模式则是“课前思考-知识学习-知识测验-课后作业”,符合正常学习原理;

(5)打卡方式为“签到-保存海报-转发-审核”,其中特别强调转发才算打卡,审核是群内发截图模式;

(6)结束时会提醒用户得到优惠券,此优惠券能报名正式课程,说明打卡的目的是转化。

以上就是对付费打卡模式和免费打卡模式的拆解,可以发现两种模式有明显的不同,一个是付费,一个是免费,一个是营收产品,一个为了转化。

可以看出裂变营销模型,目的决定了打卡裂变的具体形态,如果是直接进行变现,就是付费打卡模式,如果是为拉新和转化,就是免费打卡模式。

其实,打卡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的问题,而有这部分需求的人都是有上进心和焦虑感的上班族、创业者,而打卡这种行为可展现用户爱学习的标签,有很强的传播属性及从众作用。

微信裂变营销_裂变营销模型_传统营销模型

从知识付费角度来看,打卡裂变也是必选项裂变营销模型,既可做营收,也可做流量,满足AARRR模型的任何一环。

3

当然,打卡产品的好处和问题也很明晰,好处主要是:分割学习内容,拆分为细小任务,降低了用户学习和执行的门槛;大部分内容是体系化的,多为拆书和阅读,层层递进,适合自主学习和习惯培养。

暴露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只适合自我驱动力强的人;多数人会因为惰性、短期不见效二放弃,需要强激励;打卡的仪式感并不能完全实现拉新,也不能彻底检测,高频反而会被屏蔽。

所以,打卡裂变在具体运营上要多多注意。

打卡裂变本质是一种用户行为的引导,属于用户激活范畴,而用户激活最常用的两个工具,分别是上瘾模型和PBL游戏化模型。

所以,依据这两个模型可以对打卡裂变进行运营设计。

微信裂变营销_传统营销模型_裂变营销模型

(1)上瘾模型

触发:利用模版消息、@全员、发红包等提醒打卡;听完课程或完成测试就能弹出海报;选择专门为打卡设计的小程序;

行动:选择耗费时间较少的内容进行打卡;开发的打卡工具可以让用户上传截图,并生成海报和话术;

酬赏:设置越大、越贵、越痛的诱饵,比如大额优惠、契约奖金、稀缺资料、高价课程、实物奖励等;

投入:对打卡的用户给予及时反馈,对表现出色的进行赞扬,对表现一般的进行鼓励,超预期关注。

(2)PBL游戏化模型

点数:规定听课、测评、转发打卡、助力补卡等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微信裂变营销_裂变营销模型_传统营销模型

徽章:对打卡次数和积分进行阶梯设计,达到一定积分和次数即可获得相应奖励、等级、称号等;

排行榜:设计个人排行榜和团队排行榜,根据排名设计额外奖励。

打卡裂变作为私域流量运营的较好方式之一,很适合知识付费领域,对教育产品的运营,也是很好的补充形式,前者可以把它当作变现工具和流量工具,对后者可能更偏向于激活和转化。

总结一下本文观点:

(1)打卡裂变有两种模式,付费打卡模式和免费打卡模式,二者在细节上没有大区别,显著的区别是:一个付费,一个免费;一个为了营收,一个为了转化。

(2)打卡裂变在运营上可以多下功夫,重点遵循上瘾模型和PBL游戏化模型,核心是奖励机制设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