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批创业公司死亡,它们都被新零售坑了?

qinzhiqiang 07-21 15:37 1,102次浏览

但在去年9月份得到5000万的A轮融资后,裁员、撤架消息开始传开

早在今年1月,七只考拉的员工就爆料公司解散了大批市场拓展人员;5月份,有消息称位于北京的货架冷柜“90%的网点都已撤柜”。

七只考拉联合创始人单长江对“倒闭”传闻的回应是,“没有倒闭,但方向有变化,货架业务是停了”。

“死亡诊断”:

创始人对停止货架业务解读为战略调整,无人货架是七只考拉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将在年内推出,并强调了机器成本将会骤降。

即便作为不以城市扩张为目的无人货架项目,居高不下的成本终将扛不过烧钱速度,无人货架终究不是能长期以单点撑起利润的运营项目。

4、哈米科技

关键词:股票抵发工资

以业务调整为统一口径的,还有今年6月份被传出“倒闭”的哈米科技。

根据网传消息显示,哈米科技创始人赵文强发布了一封内部信,提到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盈利困难。

同时,哈米科技给出了相应的人力方案:用等估值的股票抵发部分工资,不接受抵发方案的,可以办理离职手续。

哈米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其产品 “哈米魔方”为办公室客户免费搭建mini茶水间,提供零食、饮品、代餐等产品。

新商盟现代零售终端营销管理系统_零售营销:变化中的实战对策_新零售营销

官网显示,美团、ofo、京东、爱奇艺等都是它的客户。

“死亡诊断”:

行业融资速度远远赶不上烧钱补贴的速度,一个连员工的工资都难以支付的企业,怎能收拢人心陪它一起打江山?

5、豹便利

关键词:猎豹移动追风口的一次新品尝鲜

“今年底将冲击 1 万个办公室点位。”去年,猎豹移动官方消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豹便利”的扩张速度和野心,正应了母公司的名字——“猎豹”的调性。

但在今年3月底,就有媒体曝出“豹便利”疑似全面停止了铺货,项目所涉及的货架、设备等等,全部折现出售;相关人员也在3月份被相继遣散。这个情况得到了猎豹员工的证实。

“豹便利”无人货架在去年11月份正式营业,有零食货架和无人柜两种产品。直到今年1月份,已入驻1000家企业。

“死亡诊断”:

投资周期长,货损太大,亏损严重,搁在无人货架头上的三把刀“豹便利”同样逃脱不了。

比较可悲的是,“豹便利”更像是猎豹移动在新风口的一次新品尝鲜。All in AI的移动猎豹旗下产品众多, 接待机器人、零售机器人等等,且落地应用布局清晰。

无人货架被寄予线下流量入口、推广支付业务的厚望,但在现实过程中却满足不了猎豹移动的野心,挥挥衣袖及时砍断算不上心疼,原“豹便利”的负责人继续回归猎豹的AI项目埋头苦干。

新商盟现代零售终端营销管理系统_零售营销:变化中的实战对策_新零售营销

一切又回到风平浪静的日子

小蜜说:

50多个玩家入场,席卷了30多亿资本。

因为门槛较低,无人货架迎来了最猛烈的风口。但这一年多来,随着媒体不断地跟踪报道,无人货架在商业模式上的缺陷被无情揭露,并逐渐放大。

比如,无法单独盈利、激进的点位铺设、经不起考验的人性、货损率严重、融资速度赶不上烧钱速度等等弊端……

在这场资本争夺战中,失去“奶水供给”的创业公司在“死亡”路上前仆后继,而留存下来的,无非都是那些有巨头背景、资金加持的明星项目,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头部玩家果小美、便利蜂、猩便利,接连被曝裁员、多个城市撤柜。

在资本泡沫被捅破后,无人货架项目已经来到了转角处,它们尝试从产品类型、产业的形态和场景上做延伸,尽量脱离嗷嗷待哺的形象。

以下为一批危险名单:

6、魔急便

关键词:朱啸虎投资的第一个“新零售”项目

根据“高科技赋能传统零售”的投资逻辑,无人货架进不了朱啸虎的法眼,还被吐槽不能赚钱。而车载便利店新零售营销,能够以“极其轻的模式迅速触达至少数十万级别的零售网点”

新零售营销_零售营销:变化中的实战对策_新商盟现代零售终端营销管理系统

魔急便是朱啸虎力挺的新零售项目,也是他投资的第一个新零售项目——车载便利店。

乘客上了网约车,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购买车座椅背和座位间的一切商品,类似一个车上的移动便利店。

魔急便成立于去年8月份,目前已经获得两轮共计7250万元融资,金沙江创投、IDG资本、高瓴资本和滴滴出行都是投资方。

相比其他的车载便利店,滴滴的加入成为魔急便的绝对优势。

再来,两者也颇有渊源。创始人兼CEO韩振威曾经是滴滴快车事业部的运营总监,而且魔急便在宣传中也特别强调,申请车载便利店的前提必须是“滴滴平台合规司机”。

7、gogo家

关键词:低调谨慎的扩张者

“gogo家”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创立于2016年,这时间称得上“出租车卖零食”生意的先行者。

根据媒体爆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gogo家”已经产生了数十万人次的购买,部分司机单月最高销售额达到数万元。

相比魔急便,“gogo家”在全国的扩张显得低调谨慎。

在扩大城市试点的同时,“gogo家”将每个城市的司机限制在50个左右,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司机进行培训;而在车内陈列和降低货损率方面新零售营销,他们也下足了功夫。

8、汪汪合伙人

关键词:合伙人——聚美优品陈欧

汪汪合伙人成立于2018年1月,直到5月份底上海业务被叫停,期间不过运营了短短的5个月。

天眼查显示,汪汪合伙人的大股东是“天津顺事通达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聚美优品CEO陈欧。

“死亡诊断”:

因为“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上海地区汪汪合伙人的“车载便利店”业务被紧急叫停。

根据现行的监管,魔急便、gogo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小蜜说:

根据36氪的分析

如果是一个零售的生意,车载场景下能够放置的SKU有限(40+SKU),且线下大部分销售利润是分给司机的(85%-90%);按照10%-15%的分成比例来计算,一台车平均净利润1000元。

司机能赚钱,乘客得到便利,这其实是打中了市场痛点。但解决这个痛点之外,车载便利店是否又会带来新的痛点?

在“车载便利店”模式被广泛报道后,不少网友有了普遍关注的问题:

1、乘车空间被挤压,坐车体验不就变差了吗?2、在车上还吃零食,车里的环境还会好吗?3、把食物放在没人监控的货架,万一被不怀好意的乘客做了手脚,不就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当一辆车与零售结合起来,“车载便利店”便升级为交通运输、食品零售等多个公共服务的交叉问题。

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整理,gogo家、魔急便、汪汪合伙人都在现行监管法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