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争议背后:阿里云的超级营销术

qinzhiqiang 10-14 11:20 940次浏览

王如晨/文

阿里云的营销术,至少本地,无人可比。

若你关注云计算领域,应能注意到,过去一个月,阿里云两场云栖大会(南京与武汉),都引发诸多争议。

其中,上月26日南京一场,显然是个引爆点。

当时,阿里云副总裁李津现场演讲时如此表示:“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

标榜得够狠。这一下引爆行业,诸多质疑随之而来。其中青云QingCloud《讨“两种云”檄》一文说,阿里云不但狂妄自大、傲慢无礼,还违反了广告法,要它向行业与公众道歉。但文章更多是在介绍自身如何也是自研,并没质疑阿里云的市场地位与自主可控的现实。

更多人则认为,李津的言论,不过是阿里云借特定政经情境所做的营销。谁都知道,前段,中兴案爆出,中美贸易又深度博弈,叠加起来,迅速引起诸多反思。标榜“自研”、“自主可控”成了流行话术。

这一视角无损于阿里云自研的标榜,以及今日亚洲第一、全球第三(最新一说第五)的市场地位,但有些让阿里难堪。

因为,多年来,阿里虽也曾标榜过中国色彩,但并没上升到民族主义程度。很多时候,它刻意过滤着这种情绪与表达,用词颇为考究。比如,当初定义的那个“国家企业”,另一面其实是国际化诉求,绝不仅是中国属性。

这一点,它跟华为的策略颇为类似。它们都是那种期望能同时获得中西方认同的风格。

不过,大概觉得李津上次讲得不够充分,或者担心争议可能被持续扭曲,所以,一个月后的云栖大会武汉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进一步解释了所谓“自研、自主可控”的逻辑。

他的澄清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 阿里云会坚持自主研发之路,“拿来主义”盖不出高楼大厦,自主研发的云才能走得更远;

二、 “生态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共生共存;

三、 阿里云一直以来的承诺是:坚决不碰客户数据。

他强调,这也是阿里云坚守的三条“生命线”。显然,后两条是对李津同一句的补充,能反映出阿里云此刻的内心,那就是:虽然自研与自主可控,但走的是崇尚生态意识的开放路径。至于数据,这个其实也是回应过往几年外界对阿里云的另一重质疑。

写到这里,好像平铺直叙,没啥意思。但我要说,一种超级营销术,一种巧妙的攻击性,一种强烈的行业自信,一种国际化竞争的危机感,都隐含在这种看似平淡的逻辑中,就在这过去一个月两场都集中标榜同一主题的动向里。

让我们略微展开一下。

先说说一种强烈的行业自信与一种隐蔽的攻击性。

你需要注意到胡晓明言论的第一方面,强调的依然是阿里云技术与方案的自研与自主可控特征。这里面至少还有两层话题:

一、 自主可控的价值。

这一点上,胡晓明谈及了全球前三大云计算公司(亚马逊、微软、阿里云)都是自研的现实。

这种现实背后,既有企业自身发展提供的基础条件,也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在云计算领域日益寻求安全可控的趋势。

后者反而更容易理解,不用多说。“棱镜门”之后,世界各国或地区市场都对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领域有了更多的管控动作。

前者反而是很多人更容易忽视的部分。

你或许能想到,前几年,阿里曾喊出过“去IOE”的口号。当时一度被误读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宣泄阿里营销,市场确实也掀起过巨大的争议。但其实,这背后是阿里对于传统IT企业左右的数字化、云化格局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美国IBM们代表的方案企业,面对日益壮大的电商业与移动互联网浪潮,许多方面根本无法适应挑战。

事实上,阿里并不是那种动辄就强调技术主义的风格,过去也曾是拿来主义,围绕用户做文章。但随着自身与行业发展,这种被动逼迫它走向自研之路。而阿里的开放平台、生态规模与应用的丰富性为它的自研之路,提供了其他同类公司无法拥有的优势。

南京云栖大会上,提到两个核心的例子,就是12306服务与阿里双11的价值。确实,没有比这类案例更能说明阿里云服务的稳健性与成熟度了。

想想,类似阿里这样的公司,如果没有自研能力,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偌大社会化的商业平台一旦出现问题,那不止是一场商业灾难,也很可能是一个政治事故。

所以,自研与自主可控之间,虽然是两层话题,但在此刻,确实有内在的关联。

老实说,李津南京大会上引爆这一话题,即便有即时投合的用意,也无可厚非。

这一话题,也再度澄清了阿里没有技术的争议。当然,这里我们没有罗列阿里云具体的技术优势,这类公开信息,几年来已经很多。

二、 自研VS开源路径

在胡晓明与李津那里,强调“自研”,也是一种分立的说法。它所对标的是一种开源路径。这里面隐含着一定的攻击性。

因为,截至目前,本土绝大部分云计算提供商,基本都是Openstack的开源路径。

这路径被称为DIY模式。弊端在于:费时费力,没有保障。虽有一套所谓兼容的框架,做端到端的整体设计,把各种厂家的技术、功能模块糅合一起,但无论时间成本、复杂性以及复杂性隐含的脆弱性、移植复用性,都非常成问题。

用阿里云官方的话说,DIY不是指的软硬分离,而是胳膊、手、腿都是不同的场上“拼装”起来的,不协调。

李津一番话说得很明白,也很生动。我这里就老实地贴他两段:

一、“很多人说用开源,事实上不知道开源背后是什么东西。一个云平台里面的部件、技术以及调度、存储、计算是需要打通的,尤其是跟你的账号、应用是全打通的。为了全打通,意味着任何一个开源部件拿过来的时候,在这上面改造要花多大的力量?OpenStack本身这个框架结构会替你做这些事情吗?会做一部分,但是它不会做全部,你自己要花大量力气去改造的,这样你产生了自己的分支。做得越深就受伤越深,因为社区主流版本会走到下一个版本去,你现在做的分支改造跟下一个版本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因为你的力量非常小,那个更新的社区主流版本根本不会考虑你做的所有事情,除非你变成一家超级大的公司,但超级大的公司做得更深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做所有事情跟openStack是两条路。”

二、“我们以前经常说企业内部的数据应该被打通的,现在很多的客户已经理解这句话阿里营销,去打通数据。但实际上,这些私有云之间其实做不到数据打通,这是最大的问题,其实OpenStack的兼容和互通是一个最大的谎言和骗局。”

“OpenStack的兼容和互通是一个最大的谎言和骗局。”看到了哈,这是他继南京引爆话题之后,再度在武汉引爆的争议。这两天,许多人依然持续做着回复。

我非常喜欢李津这种个性。他是罕见的融技术、实战、产业、商业、人文、知识普及于一体的行业高管。有他在,媒体不愁没选题,也不愁听不懂一些枯燥的行业问题。

这问题里,有阿里云强烈的自信。因为,自研的云计算服务体系,尤其是依托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生态、无数应用案例沉淀的体系,有它的系统性、有机性、开放性。

是的,自研不等于封闭,恰恰更为开放。一个例子,全球许多软件都在集成到阿里云平台,它开放的接口非常丰富,在全球软件体系中,API调用名列全球第三。

这种基于自研的开放特征,在实施与部署时,不但胜过那种DIY的路径,更是拥有非常明显的效率优势。

阿里云能成为中国市占第一(后面所有同行加总也远不及它)、亚洲第一、全球老三,与自研的路径深有关联。

我刚才说,这里面有隐蔽的攻击性。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思考挺早却犹豫多年才涉入云计算市场的华为,背后就跟它摇摆不定的开源路径有关。当然,华为的硬件属性,也是限制它的云服务壮大的因素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最近开始强化布局的京东云,之前也是走的Openstack之路,不过已经完成重构,也走向自研风格。

如此,你是否能体会到南京、武汉两场云栖大会里的营销术么?

你可以将南京场视为话题引爆点,引发行业关注,然后通过武汉这场,系统、深入地将自身的理念完整落地。

考虑到南京场是2019财年开启之月,两场衔接,确实非常像是一轮完整的营销策略。在“驱动数字中国”的理念之下,阿里云唤起了业界巨大的关注度,也教育了许多普通的行业人士。

那么,如何理解刚才我说的一种全球化竞争的危机感呢?

这一层话题,其实也在上面自研与开源之路的PK当中。

那是因为,中国云计算市场,大部分企业之所以走上Openstack开源路径,跟中国复杂的产业演进、各种数字化壁垒有关。

李津上面已经提到,Openstack路径形成了一种“孤岛状态”。因为,这种路径下,私有云不可能真正打通数据。

多年前,PC时代的信息化,曾经经历过孤岛状态,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程度上,曾弥合这种割裂。“去IOE”潮流中,也有这重效应。但全面云化时代,Openstack路径带来的割裂感,形成的孤岛与壁垒,比前一轮信息化显得更为严重。因为,前一轮更多还是流程的改造,而这一波,则直接涉入许多企业、行业、整个生态的底层。

这就凸显出阿里云的价值。它确实有自信。但也有被动。因为,这种格局之下,它的拓展也会受限于割裂局面,有些方面非它一家所能解决,某些方面,它只能等待整个行业的演进。

过去几年,不断有人让李津比较阿里云与海外同行之间的差异。他说,却没有人真正去关注中国与美国诸多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差异。

他没有点透。我自己的理解是,美国企业的云化进程显得更快,原因在于,一个自由的市场,对于数字化的认知、产业成熟度、社会信任、制度等多个层面,拥有比较优势。

我们看到,亚马逊、微软、谷歌、IBM们,在自己的地盘,拓展速度很快。当然,也包括与美国制度、文化、语言相近的同质化国家。

而阿里云身处中国市场,却要面临诸多复杂的壁垒。

打破这种壁垒,它的自研路径当然非常有优势。但面对Openstack路径带来的割裂,想要快速复制,确实也有许多阻力。

阿里当然可以一一去谈,逐一攻破壁垒,但那没有什么效率。它只能采取一种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唤起更高的认同,在更高维度上打破僵局。

你能看到,几年来,阿里云多次巡展一样的落地,其实不是同质化的推广,而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与产业结构而做的定义。

阿里云确实是一家具有前瞻性的企业。相比其他同行,它更多站在国家、区域、行业的整体视角去拓展未来,化解挑战。过去几年,它承担了许多教育、培育市场的工作,展示了一家龙头企业的责任。

但它此刻确实也遭遇着上述挑战。

这是否意味着,随着时间演进,本地市场开放,阿里在本地也没了竞争优势?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这种挑战也是一种偌大机遇。因为,类似的壁垒,只能由本地企业才能真正打破,海外巨头在中国的拓展,不要说会受制于日益加深的自主可控的国家安全诉求,它们也不可能真正精耕细作,它们全球统一的平台,在中国具体的产业土壤中,会持续遭遇挑战。

但这种变化不可能一朝完成。此刻的阿里云,是要承受长短期目标的考验。

它不仅是阿里集团偌大版图中一项独立的战略性业务,也是阿里集团多样性收入的来源,未来必定也是核心的利润来源。而就眼前来说,阿里云的表现,也是衡量阿里集团未来成长性、提升市值管理的一个关键维度。

因为,有这层原因:亚马逊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之所以高歌猛进,市值高企,更多就仰赖于它的云计算业务的壮大与获利能力。而美国投资人观察阿里的视角,也很难绕开这一业务,所以阿里云确实也是这个周期关键的参考。

过去3年多,阿里云在阿里财报中确实得以标榜多多。它身上背负的责任可想而知。

所以,新财年这两场云栖大会,在“驱动数字中国”的理念下,如此强调“自研”与“自主可控”,就绝不是一种俗见的策略了。它一定带有仪式化的用意,说它开启了一轮巨大博弈,应该不为过。

不过,考虑到短期很难大规模落地,阿里云应该也不会放弃其他扩张的渠道。比如国际化。

武汉云栖大会采访环节,胡晓明透露了一个关键的节点:7月,阿里云将推出国际板的专有云方案。

我想,这是一个关键的信号。若能在海外打开局面,这种方案有望比中国大陆具有更多速度优势。而它也能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诸多效应。

说到国际化拓展路径,我从胡晓明口中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机会。考虑到云服务也是一种基础设施,这确实也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胡晓明说,阿里云已经落地10个国家18个地域44个可用区,并在进一步扩张建立合作体系与技术服务生态。

这种布局策略,当然可能也是春秋笔法。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背景中,美国某些机构前不久发出声音说,要限制阿里云在美国落地。尽管未经验证,但我们觉得,阿里云借助“一带一路”探索的路径,应该更符合这个周期的全球化现实。

整体来看,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场超级营销术么?

至少在中国,我们没有看到有哪家企业有这样的视野、高度以及落地的精神。记得2017年,华为云负责人在上海一场采访中不点名地暗怼阿里云,说它是飘在天上的云,而华为则站在大地上。

老实说,如今来看,阿里云的视野与区域落地进程远胜华为,后者显得非常局促、逼仄甚至还有小心眼。而我们最近也明显感觉到,华为云接下来可能会有策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