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不行了就是微V不行了?也可能也是你真的不会做!

qinzhiqiang 11-05 12:28 944次浏览

——引用:网络

公告关键词理解:外链链接,公众号链接;奖励,拼团,中奖;诱导分享,刷量,二维码;导致运营圈的普遍反馈是“裂变传播彻底没戏了”。

从Jason的角度看,裂变是否没戏还未知,但至少公Z号裂变那套肯定玩不下去了!这是一定的!对于大部分中小门诊来说,面对微V这么大个“鱼塘”,如何结合消费医疗行业找到合适的“红利点”,才是大部分门诊接下来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02

新规下的消费医疗“营销”趋势

广告内容的一定是重点排查对象

如前文(原文:广告的纸牌屋:“仔细想想,其实新氧让整形行业更公平了”)阐述,从上周开始行业最大的话题点莫过于裂变微营销,“严厉打击各类无证医疗美容服务活动,规范医疗美容服务”。

整治重点:负责加强广告监管,查处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查和未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违法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的行为。依法加强对美容院的虚假宣传行为监管,对检查发现的美容院涉嫌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的,依法移送卫生行政部门查处。

说人话就是,违规经营死了活该!同时,宣传内容更加严格规范!

甚至,有网传图是这样的!

虽然Jason没去证实这件事的可能性,但个人觉的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哈。

毕竟此次重点清查对象仍然是:

重点检查对象:近 1 年内被举报投诉过的;近 1 年内给予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达到 6 分的;聘用外国医师行医的;医疗广告或官方网站显示有外国医师(或外国医疗技术)宣传内容的医疗美容机构。

——BJ市《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的通知》

说白了,广告内容审查一定是重点审查对象。

既然裂变不能做了,在微V上还可以去做点什么?

首先,严肃医疗及规范医疗市场绝对是利国利民利行业的“利好”发展,这是“广告的纸牌屋”在专栏中多次提及的。

其次,对于医疗宣传部分的清查绝对是越来越严格了!

简单来说,延续原有广告内容审查规范理解,除了“品牌名称”+“电话”+“地址”,其它内容一律不能出现。

但是,从市场需要角度来说,“消费医疗”大部分的产品基本都是围绕“弱需求”,但“弱需求”对销售额的拉动作用极其有限。

因此,对于大部分中小门诊来说,如何在高昂的获客成本下,通过有效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才是接下来的重要挑战。

比如:最直接的,如前文所说,微V裂变不能做了,还可以去做点什么?

我提出的解决方案,“个人号深度运营”

或者叫做“轻硬广“+“医生IP”!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个人微V号的手段抢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没懂?啥意思?继续往下看!

03

新规下,如何“低成本”提升门诊量

新环境下的医美口腔市场

第一,“互联网”的兴起,不仅透明了“价格”,也透明了“价值”

医美电商的快速侵蚀不仅带来了行业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对于用户来说,可根据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选择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市场有了更加“理性”的选择。

第二,“医生IP”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回归医疗本质”

用博弈论的观点看“IP”,“IP”是一种重复博弈机制,即医生创造重复博弈,给消费者惩罚自己的机会。因此,“IP”代表着个人信息的“招牌”,也可以成为“解决某种问题的符号”

“医生IP”这个事值得做嘛?

首先,IP如果等同于“明星”,那么这个事很贵,这是事实。

以Jason很久以前曾有一段很短的十八线明星经纪人的经历来说,非常明白“IP”绝对用“钱”或者“话题”堆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得豁的出去”!

其次,从实际操作来说,基本上大部分医生从内心来说“一开始就是拒绝的”,因为真心豁不出去。

第三,如果把“IP”理解为品牌标识,那么“IP”或许没你想象的那么贵。

比如,通过“内容”作为“截流”的入口,或者就像“广告的纸牌屋”一样就是个虚拟的“价值符号”。说人话就是,对于自己周边朋友来说,可作为某种场景下的“需求解决方案”,总之,大可大做,小可小做!

当然,以上都是背景!

04

“超级链接”也是一种“IP”

基于前文所说,医生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需求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个背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医生IP”这件事。

首先,从市场需要角度来说,“消费医疗”大部分的产品基本都是围绕“弱需求”。虽然“弱需求”对销售额的拉动作用极其有限,但弱需求不等同于没有这个需求,否则这个市场早就不存在了。

当然,“邪门歪道”不算在此列,不详细说了,怕教坏小朋友。

其次,在信息爆炸的用户触媒环境下,如何稳定的抢夺用户眼球变成了“竞争”的核心焦点。比如:常说的“流量池”思维等等。因此,在各种网络手段内容皆被严格限制下,如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说,就变成了接下来的关键问题。

第三,当医生成为某一种“需求”的解决方案,“需求数量的稳定性”就变成了“经营”的重要前提,如何在“概率学”下找到稳定的需求量就变成了“营销”的核心重点

例如:行业惯用的各种渠道,讲事实、讲道理、瞎扯淡,网站、微V群、QQ群、微博、公众号,也是我们俗称的“引流”。

第四,“需求”的本质是“人”,当你围绕这个“标签”认识“足够”的人,当别人有这些需求想的起你来。那么,是通过大搜、大氧、公众号还是微V,什么样的方式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在“概率学”下必然变成稳定的“需求量”。

例如:@医美百晓生,我老说他是“超级链接”,基于行业信息的快速扩散形成的人脉链接网裂变微营销,这不也是一种“场景”下的“需要”嘛!

因此,从市场变化及政策影响角度说,接下来个人微V一定成为消费医疗领域抢占的焦点,只是如何做,通过“微V”达成什么样的结果目的,才是本文需要重点阐述的“关键要点”。

05

“个人微V”作为“流量池”

“个人微V”在用户路径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让我们回到“消费医疗营销基础思路”:

逻辑就变成了:

锁客-加个人微V-裂变

因此,微V就可以作为跟“粉丝”之间的“多次需求博弈”的手段

个人微V=升单

“用户场景”大概是这样的,例如,不管什么原因某小A之前曾经到过C诊做过“小气泡”,最近不管什么原因刚好想起要做“面部填充”,又刚好看到C诊所的医生在发“面部填充”的案例

特别刚好的想咨询一下,是不是特别神奇?

如前文(原文:想做好医美口腔诊所“品牌”,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更自媒体”)所阐述:广告,是个打扰人的行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会关注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长时间的持续广告必然会造成用户的反感甚至直接被删。

因此,“多次需求博弈”的前提是,首先要保证“用户”不会因为天天发各种广告直接把你删掉。

换句话说,每一次品牌亮相都应慎重,以一种抱歉打扰大家的心态把事情做好再出街,这是对消费者起码的尊重。如何通过有限的“频次”把“亮相”做好,才是解决用户不会直接把你删掉的“关键所在”!

“广告”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要你经常使用一些社交类、资讯类APP,你就会发现,刚开始,这些信息流广告跟传统广告差不多,都是叫卖式的突出产品卖点,甚至通过各种吼来吸引你的“注意力”,总是打断你看本来想看的信息,你比较厌烦直接就跳过了。

后来,有些信息流广告改进了,它们变得不再像广告了,反而与这些APP里的原生内容越来越像,也成了我们说的长得不像广告的广告。

为啥?效果更好呗!

简单来说,原生广告通过不让人厌烦的文案、配图来减少“用户的厌烦情绪”,这简单的一个“招”我们可不可以参照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因此,如何制作活泼的内容就变成了核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