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是如何运营的?

qinzhiqiang 05-10 8:04 1,162次浏览

广告是什么?无论是周朝出现的草标志卖,还是在庞贝城遗址内发掘到的广告亦或是街头巷尾出现的叫卖声,还是你打开腾讯视频出现的无法跳过的90S,都是广告。在《 当代广告学》中有明确的广告定义: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 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到了1994年10月14日,互联网广告诞生,而中国的第一个商业性的网络广告出现在1997年3月,传播网站是Chinabyte,广告表现形式为468×60像素的动画旗帜广告。Intel和IBM是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的广告主。我国网络广告直到1999年初才稍有规模。历经多年的发展,网络广告行业经过数次洗礼已经慢慢走向成熟。伴随互联网的产生,人们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广告也进入了网络营销时代。广告的根本目的是广告主通过媒体达到低成本的用户接触。即按某种市场意图接触相应的人群,进而影响其中的潜在用户,使他们选择广告主产品的几率增加,或者对产品性价比的苛求程度降低。

在当下越来越复杂数字广告的市场结构中,符合市场交易的规则,我们更倾向于用需求方和供给方来描述广告市场中的主要角色 。需求方可以是广告主 、代表广告主利益的代理商或其他技术形态的采买方;供给方可以是媒介,也可以是其他各类形态的变现平台网络广告营销,如视频、文字、音频。此外,还需要主要的是广告最终是触达受众,也就是供给方供给的各类型的广告,最终的目的是触达到目标受众 ,这也是广告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广告主、媒介和受众这三者的利益博弈关系是广告活动永远的主线, 这一主线将贯穿于商业和产品形态的整个演化过程。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是作为受众出现的,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下广告的类型,看看不同类型的广告是如何触达到我们的。记得前两天刚出来的报告:中国人均手机中装了56个APP。(我偷偷数了下,我装了183个APP)这也就意味着你会被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广告所包围,可能这个一百来个APP里面你根本就找不出来一个完全没有广告的APP吧。

常见的广告类型有:

1、banner,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广告,在APP内一般都能找到这样的横幅广告,一幅放不下还可以轮播着放就怕你看不到。

2、文字链广告,这种广告形式较为陈旧,但也不乏为一种有效的广告方式。

3、视频广告,一般称之为视频贴片,包括视频开始时的前贴片,视频暂停时的中贴片、视频结束时的后贴片,看着动不动就90S的视频广告逼迫着不少用户充值会员。

4、音频,音频广告与视频广告类似,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5、社交广告,指的是在社交圈子内的广告,如在贴吧内广告、朋友圈的广告、甚至于淘宝的商品评论也都可以叫做社交广告。

6、原生广告,这个应该是当下最火的广告形式了,乃至于今日头条都是靠这类形式迅速发展变现。何为原生广告?原生指的是和原有内容上一致或者形式上一致,看起来和原有内容是一样的广告。这里可能不是那么好理解,我们来举个栗子,比如今日头条的信息流,仔细看的同学会发现有些资讯信息中右下角会标注小小的“广告”字样,但是不仔细看感觉和其他资讯信息流完全一样。同样,知乎中的问答网络广告营销,抖音和快手中广告的短视频。广告越来越融入内容,用户更容易接受,自然点击和转化会更好。

当今的在线广告依托于大数据,已经发展得枝繁叶茂,对于广告的人群定向已经发展到了千人千面的模式,对于流量和人群的精准定位,不浪费一丝流量+人群标签,使得触达转化效率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这样看过去不是很容易理解,因为过于抽象,且浮于表面。

下面我们就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讲下广告之中大数据带来的变革。

所谓大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全量数据,即为样本为100%的数据,我们都知道在统计学中一般对于数据量大的情况按照取样的方式来分析数据,样本的数据量和取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分析的结果,当数据分析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取样的范围和取样的方式而不是数据本身时,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明显是不太可信的。

针对于统计问题一般分为三类:

1、类型A,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样本量的提升迅速提升,直至样本量为100%时准确度接近100%

2、类型B,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样本量的提升缓慢提升,样本量为100%时准确度较样本量为50%时差不了太多。

3、类型C,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样本量的提升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即为样本量变化对于数据准确性没有太大影响

大数据解决的正是A类问题,在广告中大数据的技术使得可以精准的知道每一个人,每一次网络请求,并通过计算能将其很好的匹配起来。使得原始的通投或者不精确的投放,变得精准无比。

举个栗子,一个电商网站的首页,初期首页是通过运营配置或者系统按照某个规则(销量、畅享程度、好评率等)抓取的,所有人进来这个APP的必经之路都是首页,可能是想购买保健用品的老年人、购买奶粉的妈妈、购买新款洛丽塔裙子的萌妹、亦或是购买椰子的潮男。但是TA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首页,一定程度上购买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弱。

于是出现了第一个改版,首页分为男版和女版,即为用户进入时对用户进行判断,男性用户进入男版首页,展示的为男性常购买的商品女性用户进入,展示的为女性用户常买的商品,这样使得整个平台的售卖几乎上涨50%。

但是还不够,首页如果能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户属性(性别、年龄、是否有小孩、地址、收入等)、用户行为(购买记录、购买频次、购买单价、偏好)、使用行为(打开APP频次、停留时长、浏览习惯)等进行分析处理。针对于每个进入的用户都可以去计算出他需要的商品,给到他对应的推荐,这样售卖的销量是不是会大大提高呢?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大数据能通过你现有的数据,推断出你其他的数据,从而提前“预知”你的需求,甚至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大数据在现实中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在广告。同样,大数据对每次进入浏览的用户都进行分析,在请求时返回匹配对应的广告,一方面提升了用户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投放的效率,帮助广告主更加精准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