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媒体也要有产品化思维(“马太效应”能迅速积累客户)

qinzhiqiang 07-14 16:50 697次浏览

做媒体也要有产品化思维(“马太效应”能迅速积累客户)

新媒体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新媒体的大潮正处于向上攀升阶段,新媒体发展空间正向纵深化延伸,而当前很多传统媒体正在向新媒体过渡转型,仅仅做单一形式的媒体已不再符合现在的、适时的传媒生态,真正能够存活下来且发展势头较好的传统媒体都加紧向媒体融合靠拢。

就中国在现阶段的媒体生态以及媒体融合的相关问题,11月30日,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华夏时报》以及“水皮杂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新空间——第十二届(2019)中国人民保险·中国经济媒体高层峰会”隆重举办。互动专场“媒体融合空间”话题讨论邀请了媒体界的重量级嘉宾前来参加,专场讨论会上气氛热烈。

“现在,我们要认清形势,一方面是经济形势,另一方面是媒体形势。”万里智库秘书长、原《央视财经评论》制片人赵悦在专题讨论开场时如是说。而在传媒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不乐观的媒体形势下,财经早餐联合创始人张晓东表示,做媒体也要有产品化思维;媒体平台的“马太效应”能够迅速积累客户,实现用户黏性。

做媒体的产品化思维

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的概念贯穿始终。从产品在头脑中酝酿、制成效果图、产品的测试,到技术研发、依据效果图进行生产、产品的试用、产品的销售运营、库存管理、售后服务,这是制造业很普遍的生产产品的过程。整套流程走完,产品的出生、产品的成熟、产品的消耗就完成了。

然而,对于传媒行业来说,产品化思维同样重要。

“我们专注于产品打造,根据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偏好,我们设计吸引他们的产品,实现产品价值的发挥,如果能让顾客认为我们的产品是让其长知识、长见识,我们就做到了价值实现。而如果仅仅是自说自话,不关注用户,不知道他们的需求和偏好,那是不可取的。”张晓东表示。

对比制造业的制作流程,在传媒行业中,产品化的思维讲究前期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只有做到把握用户的需要,才能够实现用户的黏性。所有内容的分发都是基于用户需求的,这其中也考验对用户需求把握的精准性,一个不准确的用户定位会使目标与结果背道而驰。想要实现用户数据的精准把握,还需借助新兴技术,所谓技术赋能就是如此。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嵌入对用户定位把握的过程中。大数据可以掌握很多细微的需求特征,如用户何时起床、何时在工作、用户是喜欢喝咖啡还是喝茶等等。

在对需求的筛选过程中,存在着无效需求,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有效需求与无效需求的判断。这体现了媒体产品化的精益求精,在对用户深刻画像的过程中,可以采集到最为真实的数据,以匹配个性化的“菜单”。

“现在媒体转型的关键点是技术赋能与媒体融合。”张晓东说。技术赋能不是新闻内容与科技技术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嵌入与渗透,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技术对于我们是重要的方面,强劲的技术可以扩大受众面。我们在未来会做用户下沉,这不是简单的分发,而是抓取数据、分析数据,做技术化处理,最终将内容以图表等形式呈现给受众。这样的技术处理是有难度的,这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

在产品化的形式方面也可能产生重要的突破。例如新闻联播在经过形式上的(并非内容上的)加工和修饰后呈现给“快手”的用户,这一形式就非常的新颖。新闻传播业的数字化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依托编程技术,任何符号的信息得以兼容共存。媒体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升级、前端产品的生产创新,更涉及市场创新与思维创新。有亮点的市场模式是未来转型的又一重要方面。

媒体平台的“马太效应”

2019年4月16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北京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的接触率高达76.2%。手机和互联网成为中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网络在线阅读与手机阅读等获取信息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也诞生了“低头族”这一形象的名词。

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移动视频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0.55亿,占全网用户比例为95.3%;短视频行业APP月活为5.05亿,渗透率45.6%。“快手”、“抖音”的崛起掀起了全民观看短视频的新风尚。

然而,为什么网络在线阅读及短视频观看有如此大的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时间更加的碎片化,人们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我们的内容有广泛的价值,并且能够帮助人们节省下时间。媒体平台具有‘马太效应’,我们以自己的优势做到一定位置,信任就会产生,我们的价值就在于为用户节约了时间,这使得用户更加信任我们,而当用户形成阅读习惯时,就会产生客户黏性。”张晓东称。

在如何制造用户黏性方面,首先,要做到有内容或者形式上的亮点。如“快手”的亮点就是生活化,内容多为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与大众“零距离”,并且其具有娱乐属性,可以让受众不费力气,轻松享受视频带来的乐趣。

其次,要做到顺应用户的生活节奏。在内容的分发上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发送内容的频数与频率都有讲究。例如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他研究了用户生活与工作的时间阶段,按照大多数用户的的普遍的时间节点分发内容。另外,在付费课程板块,“得到”采用了每日一更的方式更新课程,这也是经过细致研究后的推送结果。

第三,要寻找到资源点。所谓的资源点主要是指明星效应,爆品效应以及优质的市场推广模式。“小红书”就是借助强大的明星参与的优势,不间断推送明星的小视频,通过对明星网红的生活近况的曝光进行明星涨粉、平台粉丝积累以及产品销售。

无论是内容与形式的亮点、顺应用户的生活节奏,还是寻找资源点,当媒体平台迅速利用优势做大做强,形成“马太效应”,信任和用户黏性就会产生。与此同时,多端报道的融媒体模式也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媒体平台形成自身优势,快速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