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市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qinzhiqiang 07-16 15:02 1,767次浏览

这两年,视频无疑是各大平台前赴后继的风口。就目前而言,这阵风依旧强劲。

继微信推出视频号,知乎也要加速进军短视频领域了。

5月初,知乎正式发布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知乎表示,2020年将重点扶持优质或潜力视频创作者,打造业内有影响力的视频IP。

值得注意的是,招募中特别说明,欢迎包括b站、YouTube、抖音、快手等网站有一定粉丝量的创作者,入驻知乎。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今日头条为了扶持问答栏目,花重金挖走知乎百名大V。而2019年初,又有一大批知乎大V主动出走了。

二者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创作者在知乎得不到回报,宁愿去其他平台赚钱。

所谓风水轮流转,现在也轮到知乎从其他平台“抢人”了。说到底,是因为这两年的商业逻辑变了,不再是创作者追着平台跑,而是平台追着创作者跑了。

各大平台纷纷出击,主动从其他平台挖掘优质的头部创作者,知乎不得不出手。

知乎想做视频的心,其实早已有之。

2018年底,知乎曾内测短视频APP“即影”。然而,这是个夭折的产品。2019年4月,项目组就宣布产品停用。

今年愚人节,知乎上线了视频属性颇强的新产品“B乎”。B 乎的定位是年轻、趣味、二次元,刚好是较为严肃知乎的对立面。

B乎一出,一度让人以为是B站和知乎合作的新项目。可知乎说了,此处的“B”,是指知乎的B面,跟B站没关系。只不过,这个产品也只是试水,如今已经下线。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知乎在视频领域多次试水,也说明了其对视频内容的态度——做是一定要做的,只不过要找到适合知乎的策略。

最近,B站的知识类视频领域大放异彩,火了罗翔、半佛仙人等专业知识类博主。

知识类内容和知识营销开始受到各大平台的关注,抖音、快手和B站、微信视频号接连开始扶持知识视频创作者。

知乎是做垂直专业知识分享起家的,在这一块有着天然的创作者和用户优势。这也是知乎加速入局视频内容的重要原因。

推出B乎的时候,知乎对外表露:“知乎并不是放弃图文转向视频,也不是消减图文类内容、增长视频类内容。我们认为,图、文、视频类内容各有优势、各有特色,谁也不会被取代,而是长期同时存在于知乎里。”

视频内容对于知乎来说,是一种产品形态的补充。但跟其他视频类平台相比,知乎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入局视频领域,知乎挑战的不仅是用户习惯,也是知乎过往的产品模式。而一切的挑战和变革,到最后都会变为两个字:变现。

扶持视频创作者,依旧是知乎盈利模式的又一次探索。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知乎的商业化狂奔之路

2020年,知乎成立十年了。

8轮融资,30多亿市值,两亿多用户,上亿回答,高质量的知识问答社区定位,这是知乎给互联网以及用户带来的惊喜以及价值。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可作为一个企业,知乎的商业化道路走得太过踌躇,以至于现在都没有找到大规模盈利的变现方式。

2010年,知乎正式成立。

在成立早期,知乎的路线是小众且精英化。当时创始人周源的想法很直接,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而过度商业化无疑会破坏社区氛围。

商业上的克制让知乎在早期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用户增长迅猛。可也正因为这种克制,让知乎在商业变现的探索之路上,陷入到艰难的境地。

2014年,知乎举办了第一届盐club。知乎用户从线上到线下,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交流。盐club很成功,但每年一次的模式并不能实现大规模的盈利。

2016到2017年,是知乎构建知识付费体系的两年。值乎、知乎live、私家课、读书会音频、付费电子书、知乎大学、超级会员服务等一系列服务齐上阵。

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知乎的盈利模式,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一个做免费问答社区起家的平台,要开始收费了,这明显不符合用户的习惯。

2018年,知乎“视频创作工具”上线,在短视频的流量爆发期,也想分一杯羹。

然而,面对短视频起家的快手和抖音,以及知乎本来的知识图文属性,知乎的视频模式只能走向末路。

2019年,知乎又开始做好物推荐,但最终还是为他人做嫁衣,给淘宝京东引流。

与此同时,知乎还做起了直播,结果看的人少,打赏的人更少,与一众专业化视频平台相比,战况并不好。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从知识付费、到短视频、再到好物种草以及直播,知乎把近年来大热的内容尝试了遍,可到最后支撑它的依旧是融资和广告投放。

频繁的新业务上线和产品迭代,让知乎急需商业化的焦虑感暴露无遗。

在商业化道路上不断做尝试,是企业的必经之路。可不断上新,又关闭,又开始新业务,又沉寂,不仅是对知乎品牌的消耗,也是对用户的消耗。

知乎的商业化探索道路,任重而道远。

知乎十年:8轮融资,估值30亿,商业化焦虑依旧

知乎的尴尬处境:“逼乎”和“编乎”

商业化道路困难重重,只是知乎的困局之一。与此同时,知乎还要应对内容质量下降、用户流失等问题。

根据易观发布的数据,2020年2月知乎的活跃人数仅有1959万人,同比下降1.15%;三月继续下滑。

要知道因为疫情,2月到3月大家都还待在家里耍手机。而疫情期间,互联网整体流量是大幅上行的。

这让人不禁想问,知乎到底怎么了?

这要从一个知乎段子说起:

“人在蒙古,刚下航母。麻省毕业,长相彦祖。马上订婚,沙特公主。三架湾流,只因嫌堵。万年世家,顿顿卤煮。回顾一生,花钱最苦。利益相关,苹果老股。”

知乎的内容质量不断下降,用户好感度不断降低,大概是从知乎变成“逼乎”和“编乎”开始的。

在成立前两年,知乎的内容和用户都少而精。彼时,李开复、徐小平、洪波等都是知乎内测时的用户。

初期的内容“严肃、认真、优质”,这也一直是知乎最重要的平台标签。可随着流量需求成为商业主导需求,知乎成为明星八卦和情感社区,知乎的品牌文化和内容质量在不断被稀释。

可问题在于,优质的质量才能获取流量,流量为商业化提供支撑。有了商业收入,创作者才能从平台获利,从而更积极创造优质内容。这才是知乎该有的良性循环,守住优质内容阵地已经成为知乎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最新推出的短视频创作者扶持计划,似乎是知乎的再一次自救。可在知识视频领域,B站已经拔得头筹。此时,知乎想要再去跟已经成熟的视频平台抢创作者,抢用户,胜算并不大。

2019年完成F轮融资之后,知乎创始人周源在内部信提到:“知乎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以及我们所肩负的期许,丝毫不容许任何懈怠。承诺结果、保持高效、敢打硬仗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准则。快则生,慢则死,说到必须做到。”

周源无疑已经意识到了知乎的危机,但说到做到,还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撑。

互联网生存大战,留给知乎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