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优势和传播途径

qinzhiqiang 06-18 17:07 2,614次浏览

这篇广告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优势和传播途径,公益广告最先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 当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 而公众的思想道德品质相对有所下降, 引发一系列社会及道德问题。为向社会呼吁, 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 公益广告应运而生。

1新媒体形态下的公益广告

中国新媒体公益广告虽起步较晚,仍处于艺术传播探索阶段。但它的艺术和思想性质已被广泛关注,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和组织正在开展各种活动,将公益理念和新媒体运用结合起来,以推动公益广告的传播。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大规模运用,极好地满足了大众对于互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极大程度地削弱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2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优势

2.1传播内容的海量化与即时性

在新媒体生态下,海量的信息和广泛的交流平台,为公益广告的更新和升级提供了可培育的土壤和持续发展的源泉。在新媒体技术作用下,广告主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种元素的互动整合,有效提升公益广告的吸引力。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公益广告的传播,广告信息的传播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

2.2传播平台的多元化与可控性

数字化不断发展,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新媒体环境,在线等公益广告提供更多元化的媒体呈现形式。公益广告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分发。新媒体公益广告立足于新媒体平台,依托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不仅可以实现对视频形式的分类和把控,而且更加广泛和有效地传播新媒体广告内容。在这个网络通讯平台上,它可以广泛用于公益广告的传播。此外,视频将有效启动和控制,优化资源分配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利益。

2.3传播受众的分众化与针准性

新媒体公益广告采用新媒体方式进行制作和传播,在收集数据和整合传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聚集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人然后使得形成不同的社群,结合大数据,分析观众的接触风格,自然而然地抓住他们的行为习惯,然后根据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准确地投放不同主题内容的公益广告,提高与受众的交互程度,提高广告主公信力和公益理念的认同感,同步利用群体集聚的传播效应,增强沟通效果。

2.4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与体验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显着的区别在于新媒體改变了从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传播模式——即你传我受互不干扰。新媒体形态下,观众本身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新技术的互动性可以吸引观众参与公益广告的传播。这种高度的交互性也使得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成为可能。弥补了传统公益广告和观众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反馈的机会。

3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新型传播途径

3.1利用典型社交自媒体平台深入传播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其社交性、受众广泛性、即时性与海量信息化的特点,所以通过微博等平台传递公益理念,转发公益广告是引发受众思考与提高其重视程度上会发挥更好的效果。相关的广告代理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渗透和影响来启动公益广告,集中精力在基于时间和主题的公益广告的内容上。微信、微博和其他新媒体形式下的媒体平台帮助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形成快速转发和热点辩论,并产生专题效果,实现公益广告的广泛性影响和快速传播。

3.2利用手机端媒体进行交互式传播

手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功能媒介。公益广告必须借助手机媒体实现受众注射式接受,因此在手机媒体内容精炼易读新媒体环境,可及时转发,二次传播性强等特点的影响下,可以实现扩大公益广告传播的范围的要求。通过利用手机端媒体的短信彩信与手机APP首页广告进行公益广告的投放与传播,同时可以借助手机APP用户的大数据作为投放基础,增强公益广告的针对投放。

3.3利用户外新媒体实现有效传播

以前单调的户外广告陈列方式已经逐渐消匿,比如电梯、电话亭、公交车站牌等常见的广告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创新广告已进入公众视野。同时,在外部大环境政策转好的条件上,我国国内的公益广告已经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绿色健康、和谐共生等新型理念的运用,优化提升户外广告的投放与安置。通过利用户外数字广告牌、车载移动电视和城市设施等途径,均可以实现户外媒体助力公益广告的传播。

3.4利用交互网络电视、数字电视媒体等融媒体实现公益广告的定点传播

数字互动电视是电视传播新的创新挖掘点,完全改变受众思维,观众分布,接受者和输出者成为互相分享彼此的状态,数字电视就自然而然地成新媒体先驱之一。数字电视进入大众视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公共服务广告也必须抓住这一正在异军突起的领域,可以看出,近年来发布的很多产业政策促进了沟通平台的建设,加快了公益广告的产生。由这些新媒体上发布公益服务性质的广告,将会在日后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推进对社会的教化功能。

4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创新技术的应用为公益广告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和可控性也更加有利于媒体从宏观的角度掌握沟通渠道和整体沟通效果。立足于新媒体的特点,我们充分应该利用手机端媒体、互联网媒体、交互网络电视媒体、户外媒体不断丰富公益广告的传播路径以推动公益广告更好地传播。

参考文献

[1] 冯静.我国公益广告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 曾红宇,胡芳豪.数字时代新媒体违法广告传播与社会责任的反思[J].出版广角,2014(11).

推荐阅读:《中国广告》(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东方出版中心、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广告协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