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是如何形成的?或与这些因素有关,需及时处理!

qinzhiqiang 09-09 10:25 899次浏览

粉瘤又叫皮脂腺囊肿,多分布于头部、躯干等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有粘连,可被推动,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所以,容易被人忽视,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继发感染可能就会出现疼痛、化脓等现象,甚至发生恶变。

粉瘤是怎么形成的?或与这些因素有关,需及时处理

粉瘤是怎么形成的?

粉瘤是皮质腺导管异常角化,所形成的一个潴留性的囊肿,它形成的病变基础就是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皮质腺导管开口于毛囊的峡部,如果毛囊部位有炎症反应,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导致毛囊口堵塞的时候,毛囊下部也会出现炎症反应。

皮脂腺导管就会出现堵塞,皮脂腺液就会排泌不畅,排泌不畅的皮质腺液,不断的在毛囊下部堆积,毛囊下部就会逐渐扩张,形成了一个囊肿性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在临床上就会表现为皮脂腺囊肿,形成皮下结节。有时候囊内容物会排出一部分,患者在摸囊肿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些发臭的味道,就是这个原因所形成的。

粉瘤是怎么形成的?或与这些因素有关,需及时处理

粉瘤会自己消失吗?

目前在临床上很少会见到,皮质腺导管异常角化自行缓解的情况,粉瘤一旦形成以后 ,囊壁是很难消退的。当然,临床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皮脂腺导管口异常角化自行缓解,囊壁慢慢收缩,因此,在临床上囊壁出现这种自己消失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

一般粉瘤在形成以后,都会长时间的出现囊壁残留的情况,而且囊壁大小不一,有时候会出现局部的炎症反应。因此,一旦长了皮脂腺囊肿,如果经常发炎,还是建议到医院去行手术切除的方式会比较好。通过手术的切除的方式,把整个粉瘤从皮下完整的剥离出来。

粉瘤是怎么形成的?或与这些因素有关,需及时处理

如果是多发性的皮下皮脂腺导管的堵塞,在临床上又诊断为脂囊瘤,可以考虑尝试使用一些药物来抑制这种异常的角化,比如维A酸类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口服能够抑制异常的角化。但是,如果形成了角化,通过口服药物基本上是无法把它溶解掉。

因此,如果皮脂腺囊肿常年大小一致,患者也不愿意手术,或者暂时不接受手术的话,可以暂时先观察情况。但是,如果经常增大,建议还是尽早的把皮脂腺囊肿从皮下完整的切除掉,以免恶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