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如何护理?ICU小白护士的“三管”管理!

提到ICU,脑子里浮现的除了滴滴滴监护报警的声音,就是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管路,对于第一次轮转ICU的小白护士(以下简称小白)来讲,快速掌握“三管”管理,减少相关感染,尤为重要。ICU患者使用的管道较多(监测性、治疗性、供给性、排泄性等),使用时间长,无形中增加感染的风险。国外资料报道,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房高3倍以上,国内报道ICU的感染率在10%-50%不等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也相对严重。
何为三管?即尿管、血流导管、气管插管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小白要知道(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S)
CAUTIS即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无其他感染源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预防措施
插管前
1.严格掌握适应证,限制不必要的插管。
只有必须时使用,避免为了方便护理病人而插管(如尿失禁)。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正确选择导尿管类型及型号。导管过粗增加了对尿道和膀胱的刺激,过细则易漏尿,且易滑脱。
普通导尿管:用于一次性非留置性导尿
尖头导尿管:前列腺肥大
气囊导尿管:临床最常用
导尿管型号:女性(14Fr),男性(16Fr)
插管时
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是预防尿道感染的最基本前提。
置管前要加强会阴部的清洁与消毒,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采用消毒液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置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从人员、环境、敷料、器械等方面严加控制。
插管后
1.集尿袋任何情况下都要置于膀胱水平以下,防止尿液返流逆行感染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3.如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不提倡频繁更换尿管,导尿管定期更换(1次∕2周),尿袋更换(普通尿袋:2次∕1周,抗返流尿袋1次∕1周),更换尿袋时遵循先消毒后分离原则 。
有研究显示使用一次性精密抗返流尿袋,刻度精准,容积比普通尿袋大,管道较长,7天更换一次,不仅避免了频繁打开破坏密闭系统,同时也减少了尿道的损伤,临床上在推荐使用。
5.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如无必要尽早拔除导尿管。
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成正比关系,置管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高。
ICU三管护理要从预防做起,小白护士虽是零起点,但知识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我们点滴坚持,一定可以做一名合格的ICU护士。
参考文献
[1] 刘惠玲, 蒋红云, 邹爱萍,等. 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 临床护理杂志, 2013(4):59-61.
[2] 周丽华. 抗返流尿袋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与观察.中外医疗,2013(34):32-33.
[3] 梁桂秀,何惠仪,李惠兰,等.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探讨, 临床医学工程,2014,1,21,(1):106-107.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