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中医?普通人如何学中医

导语:陈先生自幼酷爱中医,曾到当地的一家医馆学习中医,在医馆里的日子,他主要学习一些外治技术,在理论上没有系统地学习,在理论和实操脱离的情况下,他感觉学得很迷茫。你曾经和陈先生一样有这样学中医的困扰吗?
那么,学中医第一步应该学什么呢?
入门:打好基础是第一步
目前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接触到的第一本中医教材当属《中医基础学》。《中医基础学》系统的介绍了中医药学方法、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与发病、病机、病证、防治原则、养生等内容,是所有中医人的入门手册。
当然《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都是入门阶段主要打基础,五脏六腑,几种基本学说,常用中药的药性都背不下来、理解不了就别学中医了。
升华:读经典逐渐加深理解
“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经典的意义凝练成两句话,一是经历岁月的使命而价值永存,二是跨越千年的更替而留存。学中医为什么要读经典著作呢?说白了,就是为了培养一种明辨是非、鉴别优劣的眼光,培养一种选择的能力。
《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古典医著,不仅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和生活智慧,更是中医的基本规范,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而公认的医学标准。
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一直伴随在学习中的,学了脉学,就多去把脉,看到家人有不舒服,就试着用中医去分析下,这样很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前面的理论吃透后,后面就要看大量医案了,看医案能学到不少,开阔见识,但其中的谬误也有,所以不能尽信,还需加上自己思考。
实践可以从自己身上试起,别乱去给别人开药,你如果不是医生,是没有行医资格的,吃死人是要坐牢的,切记不要收钱,收钱那就坐实了非法行医。在自己身上,家人身上试过后,有了一定经验后,可以扩展到朋友,到时候如果你真的水平很行,自然有人慕名来看。通过不断实践,水平会逐渐升高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5101117立即清除!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