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政策如何?姜春良少将精彩解读国际战略形势

qinzhiqiang 09-26 18:14 1,236次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的国家安全和忧患意识,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9月12日下午,由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联合承担的“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走进怀柔区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姜春良少将以“国际战略形势与中美俄战略博弈”为题为我校全体参训的2019级本科新生和辅导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前沿课、国际战略“形势与政策”课。

姜春良少将精彩解读国际战略形势

课程讲授中,姜春良少将以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生动且富有激情地为全体参训师生梳理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并突出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对于国际战略形势,姜春良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并不太平。他强调,国际力量加快分化,国际战略竞争呈上升之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持续上升,战略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更趋均衡。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时有抬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国际安全体系受到冲击,国际秩序受到破坏。同时,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给地区安全带来不确定性。

姜春良少将精彩解读国际战略形势

对于国家安全,姜春良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其不同表现。其中,政治安全是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经济安全方面体现为贸易战的愈发激烈,贸易战是美国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文化上的不自信、不安全是中国所面临的又一挑战,这也是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相对较少的原因;不稳定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群体性事件会影响到社会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中国在科学意识方面仍存在不足,在现今冶炼的原材料上仍受制于人;网络上的博弈仍愈加剧烈,网络安全的主角地位日益提高,互联网成为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主战场,互联网上的战役能否打赢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政治安全、国家安全;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的一大短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是中国发展的一大重要需求;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是战略性的问题;核电一旦发生泄露会引发重大的问题,因此核安全绝不容忽视。除了上述方面外,我国的国家安全还分为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只有以上这些安全全部保障了,国家和民族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姜春良少将精彩解读国际战略形势

姜春良强调,中国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是中国想要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

姜春良少将精彩解读国际战略形势

近两个小时的授课,姜春良少将始终保持挺拔的军姿,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讲授,这种坚毅敬业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这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更是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师生。

正如我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陈永光在主持专题报告时所讲:“姜春良少将的授课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解独到、实事求是是本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特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自觉增强国家主权意识,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此次专题报告让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威胁日益严峻。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要靠自己的力量,要靠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青年身上。对青年而言,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作风修养和综合素质建设,守初心、担使命、谋复兴,任重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

本次专题报告是我校2019级本科新生的第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也是学校喜迎新中国七十华诞、深入推进“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落实教育部千万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工作部署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系列别样多样的“思政课”,着力推动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深化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