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新媒体营销推广方案?

如何策划新媒体营销推广方案?今天分享以下步骤:
一、引爆共鸣感
共鸣感,即文案所描述的场景,恰好唤醒了用户记忆中本来存在的某个相似场景,两种场景的连接让用户感受到了心灵共振与感应,继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通俗点说,共鸣感就是用户认为作者替自己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心里话既包括正面的鼓励、支持,也包括负面的批判、打击。但无论是哪种理念,作者与用户的观点必然都是高度重合的。
1、激发共鸣感的一般方法
制造共鸣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做到两种相似场景的连接。
第一种场景是指我们的文案必须能描述出某种具体的情境、氛围、情感体验。
第二种场景是指在用户的脑海中,存在着一个和第一个场景相同的、固有的场景。
由此来看,制造共鸣的过程可被分为下列 4个步骤。

(1) 选定一个主题范围,并确定目标用户。
(2) 寻找目标用户在你既定主题范围内有什么痛点。
这些痛点类型一般包括:用户遭遇的否定、怀疑、反对,用户面对的不合理现象,用户面临一些问题时产生的心理障碍、消极情绪,用户对于自身得到外界认可、放大的心理诉求等。
(3) 针对目标用户的痛点,找到对策以支持用户。
这些支持一般包括:用户反对的东西,你也表示反对、批判、打击、反击;用户相信的东西,你也表示支持、认可、帮助、鼓励、放大等。
(4) 将对策以用户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
2、引爆共鸣感的特殊技巧
除了上面讲到的一般套路,我们还可以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做文章,用更感性、更直观的方法优化内容。

1) 内容场景化
场景,即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关系,也泛指生活中各种具体的情景。
将内容场景化,我们既能给予用户自己“接地气”的印象,保证内容的实用性,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提高转发率。新媒体营销活动策划
打造场景化内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选题,标题和内容这 3 方面入手。
3、文章选题的场景化
在每次做选题之前,我们要再次明确一下目标用户和内容定位,接着换位思考,将自己带回到真实的场景中,设想目标用户在体验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场景。
重点思考哪些痛点没有被满足,我如何通过做内容向他们提供帮助。
举例:一个“年糕妈妈”的目标用户都是有小宝宝的妈妈。那么我们可以回到现实场景中思考,妈妈带宝宝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什么问题、产生什么需求、有什么痛点。这样一想,很多场景化的选题就出来了:

针对宝宝一理发就哭闹的场景,做了个《90% 的宝宝都害怕理发,4个妙招亲测有效!》的选题。针对宝宝晚上老是哭闹不睡觉的场景,做了个《轻松哄睡小宝宝的 7 个要点,10个诀窍》的选题。针对宝宝不愿开口说话的场景,做了个《没有不肯开口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妈妈》的选题;
文章标题的场景化
标题场景化的检验标准就是:用户一看到标题,就会唤醒脑海中相似的记忆。
文章内容的场景化
内容的场景化的关键在于:讲故事、说案例、描述具体细节。
2) 内容视觉化
写文案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画家,用文字作画,用户在看你的文案的时候,不断在脑中产生画面。
内容视觉化包含下列 5 个技巧。

数据化表达。通过将模糊的信息量化,我们可以让描述性语言更加准确、具体,进而营造内容的画面感。
案例化表达。在我们想表达抽象的概念、观点、规律的时候,可以直接说一个具体的案例。
用形象化的比喻。将无形、陌生的内容比作有形、熟悉的内容,有助于用户的理解。
直接描述场景。对内容场景进行直观描述,可以有效增强用户的代入感。
多用名词、动词。名词、动词真实可感,用户在阅读这些关键词时,能够快速想象出相应的场景。
假如我们要形容一下“双 11”的优惠力度,如果用“优惠双11”、“优惠不停”这样的语言,用户会感到很空洞。
而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换成:“马云降价降哭了”或者“抢! 100 部苹果手机 0元购,更有神秘大奖等你拿”,这样一来,名词和动词就能有效刺激用户,继而在用户脑中营造出对应情境,这种视觉化的文案能让人直接感受到优惠的力度。
3) 积极使用表情包
表情包自带场景和情绪,表达层面不仅更准确,而且还能传达出更多的语境含义。我们积极使用表情包,不仅可以避免文章内容同质化,而且还有助于塑造本平台的宣传格调。
我们可从 3 方面入手,在文章中插入表情包。新媒体营销活动策划
建立素材库。我们可以将生活、工作中看到的表情包直接复制到单独的素材库里,用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可以了。
公众号自带表情 +表情库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