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方法推荐)

qinzhiqiang 12-24 17:22 633次浏览

上文讲到如何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包含“马斯洛需求理论”、“七宗罪底层挖掘”、“可行性分析”、以及“做减法”。
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描述的过于笼统,不够白话。就像——大道理大家都知道,凭什么我要听你BB。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什么是需要?
什么是需求?
先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对上文进行一个整体的复盘。
当你觉得天冷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需要穿条秋裤来保暖了,如果穿了秋裤依旧觉得冷,那你可能就需要再加一条毛裤了。

天冷了,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加衣服,穿秋裤就是你的需要,而保暖才是你真正的需求。如果只穿一条秋裤却能让你抵御严寒,那你绝不会再多加一条毛裤。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秋裤的出现解决了一般的保暖性需要和避免了身体受凉,符合马斯洛的生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既用户只需要产品具备一般功能、用户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而在部分地区,有用户穿秋裤,也有用户不穿秋裤。从马斯洛理论出发,其实是秋裤无法满足用户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因为穿了秋裤,就不能穿好看的短裤了(对少部分女士),或者说是更漂亮的衣服了。
这小部分用户不是不选择穿秋裤,而是穿秋裤影响了他们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特别是保暖裤(穿起来显得很臃肿)。在他们看来,他们更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为了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要,出现了打底裤。不得不说,打底裤的保暖效果是真的好,紧身、甚至不影响美感。就算穿了打底裤,也能在外面再穿一条牛仔裤而不显得臃肿。
而秋裤的保暖效果也在不断的进化,由秋裤→保暖裤→打底裤→XX。以后会是什么样的谁知道呢?把秋裤的当做一款产品,从马斯洛理论的角度出发,他至少可以满足4层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交给以后的科技吧,一人穿秋裤,全家都保暖。毕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做到这一步。

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的需要也是不同的,而这类产品不断的进化,也不断的满足用户的需要。无论场景怎么变、行为人怎么变、产品怎么变,不变的解决了用户保暖的需求。
以马斯洛理论看产品,产品的迭代也是在保证基础需要的的前提下进行的。
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一直认为的是需要≠需求,而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更能解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并不断改变使用用户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互联网产品的例子,用马斯洛理论看外卖需求。

先来思考下外卖的主要场景:用户选品——用户下单——骑手配送。在我看来这是作为外卖产品提供给用户的一般性功能,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生理需要

其次,支付安全、食品安全、骑手与用户之间的接触安全等,是用户在使用外卖产品所关注的安全需要。在某团,某饿刚接触大众的时候,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发生。
在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后,外卖产品也相继推出会员体系、公益活动、分享的营销活动、骑手商家用户的三方即时沟通等,这些也都是在相应的基础上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那最后我们来看外卖产品能否实现用户的自我实现需要呢?
我觉得是可以的,在任何地方,都不乏一些吃货,他们可以作为KOL,分享当地的美食,解决用户想下单,却不知道吃什么的困扰。
某点评最开始是做这些的,某饿现在也在做,当你打开某饿时,你可以看到底部标签中的“真香”。你会发现它被分为了三个部分,关注(关注的吃货KOL)、真香(推荐商家和短视频为主)、短视频(内容以教学视频和推荐视频为主)。
但貌似用户并不怎么买单(也或许是我的个人臆想)。
第一,用户在临近饭点时打开外卖软件,目的不是为了学做饭和观看视频,用户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不知道吃什么的困扰。这种短视频的KOL并不能激起用户立马下单的欲望(观看视频的时间,还有观看后的思考)。
那这种短视频的模式可行么?可行,但不应该混杂在一起,推荐菜单就是推荐菜单,短视频内容就是短视频内容。
在我看来,混合在一起会影响用户当前的判断,增加用户思考时间,无法形成鲜明的KOL吃货。

第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当然,这也跟当前平台吃货KOL的密集度也相关,这并不是单方面决定的,而某饿在这方面仍需完善。
第三,解决供需两端的运力问题,当下的偏重点应在KOL的供能上。用户可以成为KOL,商家也可以成为KOL,甚至是菜单也可以成为KOL,不应局限在“短视频”。
上文中还提到的七宗罪底层挖掘,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就不只局限于需求分析阶段了。在我看来,七宗罪可以应用在产品的任何阶段,能够满足人性的的产品,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成为黑马。

而“可行性分析”和“做减法”,你可以把其理解为需求确定阶段。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辨别需求的可行性,并对需求进一步进行优化。
那竞品分析就不算需求分析了么?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用户对产品的生理需要来看,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启动期的产品用竞品分析来获取需求并不是不可行,相反,往往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往后走,让用户记住你比让用户使用你更难。或者说没有竞品参考的时候怎么做?
在接下来,我会在需求处理阶段继续完善文章内容,在结束这一部分后,我会结合需求处理阶段专门讲一篇“外卖产品可不可以做用户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文章。具体描述我是怎么进行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确定的。
希望我个人的理解,能让你全新的认识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你在接下来的需求分析有帮助。我更希望我能带动大家,从产品的角度看待事物,就像唐大老师说的,用产品思维观察世界,用产品思维解决问题。
最后,再说个小事,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后知后觉——BOSS直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BOSS直聘的发现中的消息通知样式有了轻微的改变。如果大家对某些产品有些不同意见时,欢迎交流探讨。我们可以一起聊聊产品这样做的出发点,有没有可优化的地方。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