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7年,终于搞懂了市场、运营、营销的关系

qinzhiqiang 11-14 11:42 883次浏览

又是一年毕业季,据网上资料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共计860W,将再创10年新高,打自己毕业时,似乎社会上年年都在喊 “史上最难就业年”“最难就业季”周而复始都是这个标题,以致于多多少少都有点见怪不怪了!

回想起来最初自己对职业的认知,似乎教育学专业对口就是老师,经济学专业就对口是经济学家,历史学就是研究历史文献,市场营销对应销售岗位,而工商管理似乎一直与失业挂着等号。

工作多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混淆了行业和职能,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对应的六大职能,而任何一个职能也能在对应的行业内找到缺口;选择从事哪个行业决定了你未来5年的整体收入水平,而选择具体从事的职能则影响着你的职业幸福感;行业的选择,最好是从发展和可持续的角度考虑;职能的选择,更多要从自身的特质出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和我的岗位直接相关,但是我依然混淆了多年的3个概念:市场、运营、营销。

先说说误解最深的市场岗位,过去几年无论在传统行业,还是在教育行业的工作经历中,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定位似乎都是销售,客户关系,投标竞标,催款收账等等,这也就导致我一直以为市场的工作就是销售。直至去年在学习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基础职能,才搞清楚原来多年的刻板印象都是错误的。

■ 那么市场部到底是干嘛的?

翻了很多文章,发现其中说的比较清楚的还是16年李叫兽的《市场部到底该做什么?》一文,文中对市场部给出的定义是:创造和管理消费者无形价值的部门。

营销运营_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运营管理师_电话营销运营与管理

市场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瞄准着是产品品牌建设与传播,偏重于外向型的工作,负责将产品“推出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目标客户传递品牌价值或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口碑。

今年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年初铂爵旅拍的咆哮体主题广告“想到哪拍,就去哪拍”,虽然这波广告招黑比较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曝光量及传播量确实是达到了广告的效果,至于结果究竟是是正向的反馈还是负面的评价,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讨论了~

< 铂爵旅拍的咆哮体广告 >

还有当年的脑白金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营销运营,收礼只收脑白金, 现如今95后00后可能没有留意过这个品牌,但当时的史玉柱确实靠着脑白金这款产品硬生生堆起了他的商业帝国,即使多年不看电视了,仍然能轻松的回忆起来这洗脑式的广告。

< 脑白金电视人物形象 >

还有一些老牌“怕上火喝王老吉” “恒源祥,羊羊羊”等等。

其广告逻辑:

用户认知—渠道流通—用户购买

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运营管理师_营销运营_电话营销运营与管理

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让品牌在用户的心里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认知,即使你现在不买,但当你有这个需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品牌的名字。

比如,当我们想去买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手机时,会优先想到小米,而这也是小米多年来“认知战”的胜利,“小米制造”已成为了品质国货的代言,作为科技界的“无印良品”,成功跨界了电视、扫地机器人、电饭煲、自拍杆、插座、电饭煲等等。而就我个人感知而言,似乎除了手机,小米出品的其他物件颜值和品质都是非常不错的。

< 小米电饭煲 >

虽然市场上常常在讲品效合一,但对于市场部而言,品牌的传播和扩散仍然是其核心指标,后期做的工作就是增加投放频率,让不知道的人知道,让知道的人首先选择。

比方说,市场部的文案写了一篇品牌推广的文章,通过各种渠道流通,最终被100万人看到,但没有形成任何转化,但这件事情在市场部看来,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看过的用户在下次遇到可能会使用类似于你的产品、或者某种场景下有产品功能的需求时,有可能会想到你。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用户通常会选择比较熟悉的品牌产品,因为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之前提到过教育行业属于品牌差异度低营销运营,决策参与度高的类型,他的渠道就很重要,哪个渠道能有效触达,往往就能立即引发行动。

话说回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品牌公司,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还是要继续在不同的渠道持续进行广告投放,就是为了通过高频的曝光占领用户心智。

总结起来,市场部为企业创造的是无形的价值,不为最终结果的转化负责。

最初没入行时对运营的理解就是写写文章,排排版,而这只是运营大环节中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部分。后来自己在实际接触运营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岗位的工作确实很杂,边界异常模糊,比如说要经常性参与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还要负责公司品牌建设(大部分公司尤其是传统行业及创业型公司是没有市场部的),企业文化建设,时不时的还要跟进一下销售的工作。

运营喵不断被逼技能上行,挑起部分原本属于市场部的工作(大部分企业的新媒体由于主要承担的是品牌宣传的作用,也应该是划在市场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工作任务分工混乱,没有北极星指标,都觉得自己的任务艰巨,无论怎么加班工作都做不完,导致个人成就感极低,而作为职场的中坚力量,95后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这也就成了矛盾的集中爆发点。

但创业型公司因为人力、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做到因职定岗,但对基础岗位来说,产品专心做研发的工作,运营和市场针对用户的反馈不断向产品研发部提出需求改进,专心做引流、优化和转化,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干预,最终为产品的曝光带来直接转化,这才是运营真正应该干的事情。

无论是市场还是运营,都需要写软文、做活动、写策划、还要搞各种事情,当中难免有很多交叉点,但最终负责的结果又有些不同。市场创造的价值是无形的、长期的,而运营长期的、短期的事情都要做。

对于运营人而言,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应该瞄着具体的用户使用场景去做转化,具体到各项数据。

其背后的逻辑则是:

用户认知—用户转化—用户使用—用户付费&其他

相对市场来讲,运营要做的事情要复杂一些,市场部做的事情,运营部要做,最终运营要将所有的曝光形成转化,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

电话营销运营与管理_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运营管理师_营销运营

因此,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无论是软文、策划、传播、推广、转化等,你都要样样拿得出手,即使你不一定所有的都擅长,但最起码你要知道是怎么回事。

营销的英文单词也是Marking,很多公司会将营销和市场放在一起的,也叫做市场营销。

不过细说开来,其实市场和营销也会有区别,市场更注重品牌建设,营销注重效果,可能直接与客户打交道,促成最终销售。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最新第15版《营销管理》中提出:

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可以通过创造、提供和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求。

科特勒的重新定义营销后,很多企业开始实践“以客户需求为源点”的营销管理。

现在,我们可以认为:营销是一项企业职能、营销是一套理论体系,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顾客价值,来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的艺术和科学。

市面上所说的“营销=传播”“营销=定位”“营销=广告”“营销=销售”“营销=公关”等观点都是狭隘的,并没有上升到“营销”的系统层面,只是在说明营销所承担的一些具体并不全面的职能。

事实上,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的岗位进行配合。做运营,同时需要市场的思维,营销的意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其他亦是同理。

而且随着发展,互联网类型的公司也逐渐的出现了“大市场”、“大运营”等概念,并不能说哪一个岗位就一定占优势,一定处于公司的主导地位,它们共同为产品发展负责,对产品的整体运作来说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