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岗牛奶怎么样(卫岗牛奶的前世今生)

qinzhiqiang 07-10 14:54 2,598次浏览

如今,从超市冷柜琳琅满目的各类牛奶中挑选合意的产品,已成为消费者”幸福的烦恼”。

鲜少有人知道,六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喝奶的艰难。那时,南京奶业也是个又小又散、微不足道的”烂摊子”。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遗族学校模拟场景(胡潇/摄)

1928年前后,中国奶业出现第一个投资高潮。宋美龄在南京中山门外名叫卫岗的山麓上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并设有实验牧场,这就是卫岗乳业前身。

包括由南京军管会接管和重组的南京乳牛场、私营牧场和个体养牛业主在内,全市栏存奶牛仅521头,年产鲜奶132.86万公斤。通过简易加工,全年上市液态奶仅118.62万公斤,日上市1.5万瓶左右。(数据来源于知网)

“两张奶证可以换一辆二八大杠”,是对当时牛奶珍贵最直观的阐述。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1976年南京卫岗牛奶厂的奶票(胡潇/摄)

随着时光流逝,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凭票订奶”已经成为泛黄的历史。从”奢侈品”变成”日常消费品”,从”有奶喝”到”喝有机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杯简简单单的牛奶背负着时代的烙印,讲述着时光和生活的变迁,更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寄托。

解放初期,吃个牛奶很不容易

讲述者:武奇彬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卫岗功勋人物武奇彬(胡潇/摄)

武奇彬,1931年1月出生,1949年6月1日进入卫岗工作,在人工繁殖、预防治疗疾病、提高奶牛单产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在中国黑白花奶牛培育方面(1972—1985)荣获1987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获国家农林牧副渔战线工作25年以上工作者荣誉奖章。1991年1月退休。

我原来在国民党农林部的中央畜牧实验所农林场,是搞研究的单位,那里面的牛都是从国外进口的。1928年,宋美龄要了二三十头牛,在卫岗办了牛奶厂。解放以后就把宋美龄的牛奶厂和农林部的牛奶厂并到一起,于1949年6月1日成立了”南京乳牛厂”。没多长时间,又并了一部分农场进来,所以叫做”南京牧场”。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叫”卫岗牛奶厂”了。

1956年公私合营,卫岗收购了一些南京的私营奶牛场。开始我们只有七八十头大大小小的奶牛,并起来后就多了,变成地方国营南京乳牛厂。公私合营之后规模扩大了,人员也增加了,职工有200多人,牛不到一千头。

1959年,一头牛年平均单产量只有4000多公斤,到1960年,4300、4400公斤都很难维持,接着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加上规模扩大后负担增加,因此那个阶段是最困难的。

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南京市人民喝牛奶的需求,但真正达到这个需求,凭良心讲,要不是改革开放,还是达不到。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民国时期卫岗的奶瓶(胡潇/摄)

30年代的奶瓶包装纸上就印有厂名厂址、订奶热线,实行送奶到户,每磅牛奶价格在6个银圆。

原来吃个牛奶很不容易。母亲生了小孩没有奶,把生小孩的身份证明、医生证明带来订牛奶都订不到,她哭我也忍不住陪着哭。现在有些同志不能理解,牛奶当时是这么重要,并不像现在,现在吃牛奶方便得很,也不贵,质量也比以前好。

养牛、挤奶、送奶,我都做过。送奶我送过两年,那时需要送的奶不多,我负责的地块只要送五十几瓶。然后我就开始学技术了。当时上面是派南京大学的学生来教我们,我跟他们学习给牛看病、喂药、打针。因为一边在厂里做工,一边还要跟师傅学习,所以基本上24小时不能离开厂,吃住都是在厂里。

改革开放后,大家手头开始宽裕了,我印象中是从1983年开始,我们老百姓也终于能喝上牛奶了。我自己在牛奶厂忙了几十年之后,也终于喝上了牛奶,这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我们牛奶厂员工以前工资水平那么低,没有人瞧得起,改革开放之后,不光能喝上牛奶,我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慨。

70年,牛奶市场变化巨大

讲述者:谭玲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总裁谭玲(胡潇/摄)

谭玲,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入职卫岗。

最初牛奶叫消毒牛奶,就是简单地从牛身上挤下来,通过简单的杀菌、工艺处理就供应到市场。现在牛奶品类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普通的牛奶,有高端的产品,同时也有各种口味的牛奶制品。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工作人员检测牛奶是否达标(南京卫岗乳业供图)

如今,一滴牛奶要经过28道手续检验。

解放初期,仅是南京市内的少数人能喝到奶。随着工艺的改变,技术的创新,有超高温灭菌的无菌灌装技术,使牛奶走得更远,也能让冷链还不发达的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喝到牛奶,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牧场来讲,过去都是手工挤奶,无论是产量还是生奶的质量都差强人意。现在是自动化的挤奶机,而且有信息化系统,精准到每一头奶牛每一天是什么身体状况,可以通过牛的耳标管理到每一头牛。牧场的环保水平也在提高,高新技术处理粪物,达标排放。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卫岗牛奶厂旧貌(南京卫岗乳业供图)

老卫岗的厂房很旧,整个生产环境比较拥挤,地面是潮湿的,没有排水系统,人工推产品,劳动量比较大,工人比较辛苦。

我来卫岗的时候牛奶装运还是敞开式的,没有制冷设备,只是用大卡车送到各个地方,接下来会有三轮车、自行车去送奶,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到了后来,全部是全程冷链,新鲜有保障,而且可控可视。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解放初期送奶工人骑的自行车和盛奶的奶缸(胡潇/摄)

有句话叫”小孩都能打酱油了”,过去送奶到户,南京人就讲”我家娃都能自己拿牛奶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九十年代以后有了卖场、便利店,再后来就是电商,可以网上订奶。

70年来,我们送出的牛奶大约有五六百亿瓶。解放前牛奶是给达官贵人喝的,解放以后,计划经济时代,就是按计划供应,也非常有限,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牛,没有那么大的供应量。

按计划生产,就是今天有十万瓶的量,就生产十万瓶再多一点点,当天就全部出去了,然后再生产第二天的,第二天又全部供应掉。那时候没有长途运输这回事儿,在南京养牛,在南京生产,供南京市民喝。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解放初期南京市牛奶公司供奶站(南京卫岗乳业供图)

牛奶市场的变化真的是巨大的,以前没有竞争,没有跨区域,当地养牛,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性企业,都是做低温奶,因为还没有常温奶。有了常温这个技术后,伊利、蒙牛从内蒙古冲出来走向全国。

可以说,南京是全国最棒的乳制品市场,饮奶意识、购买能力、选择水平、接受新产品的速度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南京人是会喝奶的人群,有几十年喝奶的传统,奶香已经成为南京人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卫岗:一杯牛奶的前世今生

图为2000年5月16日《南京乳业》报刊发《五月牛奶宣传月活动拉开序幕》《努力推进”学生奶”活动》两篇文章(胡潇/摄)

以前,”三菜一汤”就是小康生活的体现,后来,”每天早上一杯奶”成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曾经象征高品质生活的牛奶越来越普遍、实用。能如此轻易地喝到牛奶,是几代奶业人努力的结果。国务院出台《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让乳品行业有了遵从的依据,引领了中国乳制品未来的发展。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门槛上,抚今追昔,令人心潮澎湃。中国的牛奶之路就像共和国的70年岁月,艰辛坎坷,最终迎来光明。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