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为而治的现实意义,浅谈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qinzhiqiang 08-25 17:31 2,481次浏览

笔者在读大学的时候,对《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工作以后,结合自身经历,逐渐认识到了《道德经》“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深邃与博大,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管大小,都管理着一些具体的事务,做着一些服务,《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成功的管理缘于科学的认识,事物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失败。

历史上,对“无为”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法家认为帝王应该“虚静无为”,不暴露自己的好恶,不过问具体事务,把工作交给大臣们做,自己牢牢控制权力的予夺,运用赏罚二柄,就能够“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汉代的儒家则强调“无为”消极的一面,再以后就更加庸俗化,特别是受了佛教修持技术的影响,“无为”变成了什么事都不做。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现在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就是客观务实的作为,也就是言行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不走极端,不消极,而是积极的作为。

李约瑟在《道家与道教》中提出,几乎所有的翻译家都把“为”字译成“行动”,而“无为”这一道家最伟大的口号就变成了“不行动”。笔者认为大多数的翻译家在这一点上理解错了,原始科学时期的道学家所谓的“无为”是指不作违反自然的事,不作反常或不合事物本性的事,不作注定要失败的事。

《道德经》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在老子的思想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告诉人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规律。食物能给人提供营养,但是吃多了人就会生病,大禹治水成功在于治疏,按照水流的规律因势利导,而他的父亲鲧却失败在于治堵,违背了水的运动规律。

《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一种管理方法论,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持无执态度。这种态度绝非无所用心,懒惰懈怠,消极等待,而是要管理者防止不顾客观实际、单凭主观意志的虚妄态度。在老子看来,只有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因势利导,善于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条件,才能成功。

「正道原创」浅谈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要有大局观,抓住管理的关键点,减少干预,充分发挥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功能。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无为而治”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老子认为管理者不应该过多干预,管理就像煎小鱼一样,小心翼翼,不能频繁地翻动,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色鲜味美。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领导治理企业,要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在老子的眼中,政府和领导者不应该时时管事事管,老百姓需要自己的空间,下属们要有一定的自由,老子强调大局观,注重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就像人的自身免疫系统一样,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我调节功能,只有摆脱不必要的束缚,系统才能自我调整,达到“无为而治”。

减少干预,可以赋予组织更多的弹性,即组织能够更加迅速地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在政府或企业中,如果横向的机构太多,容易造成管理幅度过大,管理混乱。如果纵向机构太多,容易形成高大科层组织,不利于信息双向流通,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将决策权分配到各个低层的管理者手中,甚至是直接下放到员工手中,让他们自己决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领军在外作战的将军,普通的老百姓,一线的员工,他们有时比自己的领导更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干才是对的。

「正道原创」浅谈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在管理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一个“度”,分清该管的和不该管的,以及管到何种程度,这样管理才更有效。

实现老子“无为而治”的境界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适当的度,这个度首先体现在对下属管理上。毛泽东曾说过,“治国就是治吏”。国家之巨,企业之大,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用人上、决策时有所为,在职工具体工作上则无所为,不越位管理。中国自古即有“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说的就是在对待下属的管理上,要准确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替代大包大揽,也不能放任自流一盘散沙。

度的把握还体现在对欲望的控制上。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为了追名逐利相互攻伐。大有国家间的兼并战,小有盗贼作乱,在老子看来这都是人们的欲望膨胀,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本性,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因此他提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让人们去除过多的欲望,清心寡欲,试图使社会归于安定。“贤”即为“名”: 名声、名气、声望;“难得之货”即为“利”,利益、利害、利润。古今多少人陷入其中,为之痴狂。老子最后的总结是,不要见到或显露这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人们的心就不会慌乱和浮躁。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副作用,名利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不少人为了成名得利,不再踏踏实实地奋斗,而是试图走捷径,甚至不惜违反道德背叛良知触犯法律,给社会风气造成很大影响。要想达到“无为而治”,就要改变这种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取。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