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的意思,小借成语二十五篇—淡泊明志

qinzhiqiang 08-26 16:16 747次浏览

淡泊明志 淡泊(同澹泊):恬淡。比喻恬静寡欲,志向远大。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巍·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曾五次出兵功巍,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巍·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著作有《诸葛亮集》,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曹植(192年—232年)三国巍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其诗歌多为五言,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词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有《曹子建集》。

小借成语二十五篇—淡泊明志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