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领域要的不是写文章,而是写文案

杜甫曾经有句诗这样形容文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这样惊天动地的文采,如何愁写不出好的文章?
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的多元化,社会上涌现了大量“双微一抖”人。
因为门槛低,能识字儿就能写,有台手机就能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中。
有的人认为公众号很好写,有的人则认为写文案就是写文章,谁都可以做。
甚至于包括有的企业老板,也认为写文案就是写文章,这个岗位没有什么价值性,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别。
这就导致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出来的内容质量天差地别,并不能让文字、让传播、让营销真正产生价值,与企业、与品牌、与产品形成联系。
因为,这类人,只是为了写而写,怎么热点怎么写,以为蹭个热点有人看就行了。
其实连到底为了什么而写都不知道,或者说,根本没有开动脑筋去想。所以创作出来的“双微一抖”多数是垃圾。
不好意思哦,你做的是内容么?
本来内容就不好,还要强追热点,硬生生的在里面插入广告,人家为什么不去看网剧打游戏还要来你这儿看广告啊?
就算一时心情好,被你的标题忽悠进去读个大概,完了连你是个球都不知道,更别说记住你的产品你的品牌。
那还不如不写,省下那个时间出来吃顿火锅好么?
而文案的本事就在于: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写文案。
不止是把文章当产品,还擅于利用标题抓住产品到消费者最后那“1秒钟的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写文章和写文案,本质上就是两码事儿。
文章可以随处落笔,文案则并非如此。
一篇好的文章,是通过自身的文笔书写,带着灵魂独有的调性,以文章气质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而非简单的遣词造句。
而一篇好的文案则不然。
文案是这个时代延伸的新型产物,是用严谨的思维、深层次的策略、精确的字词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在一篇精彩绝伦的文案背后,通常隐藏着多种思维,有着深层次的思考和策略性,是多少个日夜思考创意和思维的结晶。
文章,生活中随处可见,想写就可以写。
但文案,一定是带着商业目的衍生出的时代产物,是为了商业创作而迎合大众口味发展的一种新型文风。
这,就是文案与文章的最大差别。
大多数的文案小白,都是停留在没有较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无法去体会文案从内心深处带给社会大众的震撼,所以导致出来的文字艺术流于表面。
就像我在曾经的文章中提到:
初级文案流于表面;
中级文案博眼球蹭时事追热点;
高级文案思考文案精华,融入心理策略;
顶级文案则是将文章与文案相结合,打造出真正激动人心、促成消费者购买的作品。
高级文案高明之处则在于: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举个栗子来说明,比如在文案界的顶级高手咪蒙通常都是从身边朋友的故事开始,讲述一件特定的事情。
然后她自己陷入了恐慌和深思,再通过大量的举证引出她的价值观。
举个栗子:
咪蒙的一篇《我一天花的钱,够我妈花一年!》在朋友圈花式刷屏了。
虽然是广告,但粉丝们读完又心酸又感动。
的确,现代都市青年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对父母的关注不够。
咪蒙抓住生活中这个纠结的矛盾点,先是扎扎实实的给你来上“一刀”。
然后在文章末尾,话锋一转,为粉丝们推荐维京邮轮,给父母最好的旅行体验,这样的推广就顺理成章了。
很多自媒体的推广让人觉得生硬讨厌,而这样的推广却十分自然,深得人心。
所以,咪蒙的营销创意能力可见一斑。
再比如:
《月薪5万的女人,私生活都是什么样的?》
在咪蒙的这篇推文里,“曝光”了咪蒙COO黄小污的私生活,告诉了大家一个月薪5万的新中产女性是怎样花钱的。
现在的新女性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中产,实现财务独立财务自由,希望自己看起来更有范儿。
这篇推文是不是光看标题就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但其实,这是咪蒙给美克美家做推广的软文。
虽然是广告,但并不影响大家的积极讨论和相互转发。
因为对美的追求是大家共同的需求,而咪蒙的推广,正是针对大家探索美、发现美、实现美的愿望。
呼应粉丝尤其是女性粉丝们的需求和痛点进行策划,帮助女生们挑选真正需要的产品,带领大家一起追求美好生活。
面对这样的推广,谁能不动心呢?
我们再来看:
咪蒙的用词通常是比较零散的,词汇量大,单字词少,用很多短句堆砌起来,读起来相对顺滑,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
文化程度不高也能看,这就缩短了读者思考的时间。
没有小说的叙事语言,没有精确的描写刻画,没有精心设计的冲突转折,只有满篇的流水账,读起来多轻松呀!
典型的好奇型标题,直达读者痛点,引发好奇心。当这个点一抛出来,马上就会戳中很多人的痛处。
这说的不就是自己吗?
该怎么办呀?
越看越焦急。
然后文中的每一个冲突都讲了一个故事,这样代入感更强。
当咪蒙的心灵鸡汤配着朗朗上口的短句,在看故事的过程中,读者就不知不觉接收了她的观点。
不仅仅是看进去了,最最最最最关键的是:信了。
好了,几个故事看下去,也没多少人挺得住了。
这个时候,读者估计已经急得团团转了,感觉说的都是自己。
这样下去希望渺茫啊,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然后咪蒙顺理成章地引出问题,终于抛出了用户心中的这个想法:有没有一种方法,帮你解决问题呢?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了。
最后,就是回答,或者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当然,如果有广告,在抛出最终答案的时候一定要巧妙植入。
还要强调这个是干货,然后再次抛出之前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
这也可以说是抛出诱饵,为了告诉你:你看,我广告的都是好技巧好方法哦,真材实料。
一般的文案基本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或者再加几句“超级优惠”、“震惊”之类的。
但咪蒙就是不一般,最后还可以给你来个零风险承诺:“如果你……将退款……”;或者来个优惠促销:“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能换来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乍一看,确实很激动啊!
这样,广告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想想嘛,你是要看一场电影呢?还是要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赶紧掏钱吧!
虽说这种参照物广告咪蒙用的很少,但偶尔用用这个妙招,对文案还是有帮助滴。
好了,到这里,有理有据有故事,有背书有承诺有优惠,咪蒙的文案就全部到位结束了。
当然有时,结尾还不忘再次结合主题,刺激一下你的神经:为什么不是你?
虐心啊!
虐心的感觉,是不是让你印象更深刻?
其实自媒体行业,好看的文章很多人都会写,但真诚为读者服务的新媒体却十分难得。光靠技巧能够获得一时的高阅读量,但要受到粉丝的信任和持续关注,还需要做得更多。
粉丝们有钱,但他们只想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
懂粉丝的咪蒙当然很懂得这一点。
所以咪蒙的文案,不是获得一时的高阅读量,而是受到粉丝的持续关注。
她的文案本质是沟通,而利用文案讲故事则是一种很高明的沟通策略,比一般文案拥有更强大的传播力和说服力。
再加上咪蒙的头脑和文字功底,自然能够更巧妙、更成功的吸引眼球,有更大的几率激发读者情绪,促使读者行动,消解读者对广告的排斥感。
所以,在广告选品过程中,咪蒙坚持与创作文章同样的评判标准,只推荐那些亲测过的产品,而且是高口碑、性价比高的产品。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上咪蒙,也不是钱多的商家就能上咪蒙。
可以说,咪蒙和商家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咪蒙就是这么傲娇,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傲娇,才能得到粉丝的长期认同。
希望想从事这份工作的你或者正在从事这份工作的你,是否达到文案标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