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饥饿营销案例,小米的饥饿营销模式分析

qinzhiqiang 09-13 16:35 2,210次浏览

普通人看见的是信息,营销人看到的是营销策略.小米每次出场,必然是爆炸性新闻,”造势“是小米惯用的营销手段.

“小米换logo“”小米折叠手机发布,小米造车“

每个话题具有爆炸性,它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们来拆解下:

首先,换logo200万的设计费贵吗?

logo 本身先不说,但蹭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流量,加上这个槽点,200w绝对不多.

其次关于造车,事实上雷军早就进军汽车行业,投资蔚来、小鹏;还是多家主机厂智能系统供应商.其实小米造车并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以上三条信息只有“小米折叠屏手机发布”是有效信息.

小米出手三张“王炸”,收割全网流量,给传统企业的一点营销思考

这款折叠手机报价9999元

对于小米以往产品来说简直是天价.所以,如果小米只抛这款天价手机的预售信息,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三张“王炸”同时抛出

一是增加曝光威力;

二是欲盖弥彰,分散对价格的关注聚焦;

小米进入市场之后,每一个动作都搞的全网哗然,主要用的策略是“造势“和”饥饿营销“,万变不离其宗.

从小米的案例上可以看出:懂得营销的品牌,不会把钱花在寻找流量上.而是基于品牌本身,创造话题内容,寻找时机创造流量.

最近接到一个传统行业新产品市场推广咨询,

需要解决:传统制造品类如何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找到属于正确的传播姿势.

经历过电视广告传播、互联网广告传播到现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

大众视线在更换,媒体流量在转移,品牌方不断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苦不堪言.

互联网滋生下的品牌还好,生在互联网此,长在互联网.而船小容易调转方向.

但对于传统行业,体量已经很大,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根深蒂固,营销团队学习速度跟不上市场迭代速度.钱没少花,姿势不到位.

基于小米营销的逻辑,以传统酒行业为背景,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行业怎么入私域流量的赛道?

认清品牌和传播媒体的关系

品牌传播策略随着媒体的流量在变,那个媒体流量高那个内容收视好,黄金点就在哪里.

传统的传播策略以品牌曝光为传播的目的,天价广告费,一条硬广可以卖两千万,一档头部综艺节目、电视剧动辄几个亿.

品牌方真的能承担的起嘛?高流量的内容真的能给品牌带来高质量的用户留存嘛?

流量集中,媒体独大,品牌方花大价钱投广告投的不爽,公域流量被私域稀释,品牌方更慌了.这下想要砸钱买流量都没渠道了.

怎么办?

把品牌做成产品+媒体,品牌既承载了产品本身也承载传播功能,是很多企业开始探索的道路.

这个一举多得的方法,看似很美好.但不是适合所有品牌,更适合已经有文化积淀的品牌.

比如说酒,自身带有历史沉淀,具有故事性,围绕文化创造内容,用自媒体抖音、小红书、视频号承载.打造属于自己的输出平台.

和传统投放广告相比,不仅省下了巨额的广告费,而且更立体、更直观的塑造品牌一举多得;

看清营销的本质,放弃无用营销动作

无论是媒体怎么更换,营销的几套心法都不会转变.

营销就是懂用户,理解用户,会和用户沟通.

懂才知道用户的痛点在哪里,因为理解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问题路径,

会沟通,才能找到和用户的共同语言.产生认知、认同、信任、粘度;

逻辑很简单,问题在于传统品牌,有没有吸取互联网新品牌灵活的营销手段的能力.

比如,当年小米的饥饿营销,用一套营销打开好几代产品销路.有个品牌能做到拿来就用的,

今天的年轻新品牌喜茶就在用,把饥饿营销和人性占有欲的点拿捏的不偏不倚,刚刚好.

排几个小时卖奶茶,不但奶茶店没被砸,还自带传播基因.

营销不存在跨行业跨年代,成功案例直接用拿来主义,优化组合.在成功的案例的基础上迭代,胜算不是更大?

传统品牌同样可以借鉴新品牌的玩法和打法.

内容和服务升级

大众对产品的要求不再是产品本身或者优质的服务,

而是以产品为基础的内容配套.产品为基础,以内容为媒介,链接到的流量.就是品牌的目标用户.

如何用内容满足用户的需求,产生粘度和复购.是新媒体环境下私域流量运营的本质.

还是举阿那亚的例子.创始人马寅坦诚不公的说,阿那亚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建造质量还落差.

阿那亚的成功在于,引领文化、创造社交环境、创造内容;

让用户从内容的角度,对产品品牌进行共建,让品牌更有生命力,拥有更多可能性;

和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链接关系,产生内容和用户的裂变和扩容.

产品结构转移

年轻人更喜欢精致的单品,而不是一个品牌多种品类.受极简主义的影响.

人们生活越来越精致.要求产品满足用户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基本功能到情怀,甚至基于产品周边.

所以,传统品牌要扭转一个品牌多个产品品类的局面,而是做好单品,打造基于单品的周边产品的产业链.

以白酒为例子,传统的饮酒文化已经不能刺激年轻人的购买动机.

近几年白酒也出现了几个快消品牌.比如:小郎酒、红星二锅头等;

尝试降低酒容量,打通年轻市场.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江小白却胜出了,为什么?

江小白跳出产品本身,研究用户需求,从用户情感需求出发切入抢占市场.

情感需求能够持续满足用户吗?

似乎并不能,以产品本身为出发点打造周边配套产品产业链,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营销的本质永远是基于产品本身研究用户需求,媒体则是链接品牌和用户的介质.

未来流量从来都不是王道.内容才是.媒体下沉至全民,私域流量恰好创造了“人、货、场”的营销场域.

我是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