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视频新媒体现状对我们的启示
电视界的媒体融合已然是大势所趋,但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的媒体融合而不是简单的不同媒体的叠加,大家还都在探索阶段,本文作者通过亲身考察,介绍了美国学术界和电视业界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新的数字化节目形式,希望就如何利用新技术工具进行内容上的媒体融合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媒体融合 新媒体 数字化电视内容
目前,我国广电行业大力提倡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这一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电视台内各种新媒体部门应运而生,不少频道、栏目除了往微信、微博发布信息,也有了自己的APP ,视频网络直播层出不穷。这些变化都表明,电视业界已经明确感受到来自网络视频的压力,正在努力跟上时代的变化,挽救下滑的收视率。但视频网站看似繁荣,其实日子也不好过新媒体视频,到现在还在烧钱的网站比比皆是,至今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在大家都在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同行们是怎么做的,也许能够受到些启发。
事实上,美国的电视同行也举步维艰,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他们也面临跟我们同样的问题,即电视收视率持续下滑,2016年NBC 独家转播的奥运会黄金档的收视率相比上届下滑了17%,美国的电视业界也在探索出路。
一 理论上的探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国内到处都在说“新媒体”,
因此新媒体视频,业界的专家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而是更愿意把网络媒体、交互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统称为数字媒体。因此,所谓的新媒体视频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数字化视频或视频数字化,这个“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体现在创意、叙事方式等内容设计方面的数字化多样性。美国的电视台没有新媒体部门,而是称为数字媒体部门。
的有杰金斯(Jenkins )的《跨媒介叙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 ), 穆雷(Murry )的《全息平台上的哈姆雷特:赛博空间的未来叙事》(Hamlet on the holodeck: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等,他们对于视频数字化的探索始于大约二十年前,现在都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论体系,如杰金斯的延展性理论(Spreadability )、米特尔(Mittel )的深度挖掘理论(Drillability )、阿赛斯(Aarseth )的协商时间理论(Negotiation time )等。这些理论注重研究新技术工具的出现对内容有什么革命性的影响。有了理论的支持,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就更有依据,更见成效。反观我国,仅仅实现了技术上的数字化,内容设计其实并没有创新,视频网站上的视频内容不过是传统电视形态的延续,至今没有在数字化内容上有革命性的突破,跟国内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无关系。
另外,在互动视频领域有一个TVX 会议,该会议是业界的高端国际学术会议,主要是就电视和在线视频的互动体验和研究进行交流,论文录取率不足30%,每年在不同的国家召开。大多数论文都是以一个实体为案例进行研究,这也看出会议挑选论文的偏好,更注重项目研究的实用性。除了大学研究者,也有很多大公司的研究部门参加会议,